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6
/ 2

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分析

牛笛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昆明市 650000

摘要:“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高质量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精尖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与工匠精神有效融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探讨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旨在为高职院校提供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思政教育;融合路径

引言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注重工艺技能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职思政教育作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需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工匠精神的定义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注重工艺技能、勤奋努力、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价值观。它源于传统的工匠文化,强调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对细节的关注和精确性的追求。工匠精神注重自我要求和自我驱动,追求卓越的品质和技术,注重实践经验和技能的积累,追求持续改进和创新。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对技术的热爱和追求卓越,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和追求完美。工匠精神强调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和知识传承,重视传统技艺和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二、高职思政教育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存在问题

高职思政教育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高职思政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要求不够契合,工匠精神更注重实践和技能的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往往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缺乏多样化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限制了工匠精神的培养。高职思政教育需要有素质优良、专业深厚的师资队伍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教育水平不高、教学经验不足等,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高职思政教育应该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与实际需求相脱节,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

三、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建立工匠精神培养目标体系

目标要求学生在思政教育中既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匠精神。目标要求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培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通过学习先进的工匠文化和成功的工匠案例,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和创新。目标要求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培养团队合作和知识传承的能力。通过开展团队项目和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鼓励他们传承和传播传统技艺和文化。目标要求学生在思政教育中注重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通过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二)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

将工匠精神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工匠精神。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产品,体验工匠的精湛技艺和追求卓越的态度。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开展具体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工匠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工程设计或社会实践项目,让他们在团队中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工匠精神。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例如,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合作,开设实习或实训课程,让学生在企业中实践和学习,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工匠精神的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座、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建设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

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学习,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进行教学研究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素养。鼓励教师参与实践项目和实际工作,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提高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传授能力。例如,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了解实际工作的情况。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增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教学培训,或组织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工作。例如,设立教学奖励制度,对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和责任感。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助,促进经验的共享和教学的互补。可以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研讨,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实践项目和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机会和实践平台。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工匠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可以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高职院校可以与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行业研究和教学改革。通过与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的交流,学生可以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要求,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还可以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和社区的合作与交流。高职院校可以与社会实践基地和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学生可以接触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和挑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结束语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和追求卓越的态度,而高职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将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路径分析和措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并将其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小霞.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分析[J].品位·经典,2023,(19):73-75.

[2]邱浩.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路径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1):65-67.

[3]许凤伟.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可行性和路径分析[J].才智,2022,(10):5-8.

[4]孔德宏,王晓利.工匠精神培养和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J].大学,2021,(20):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