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对传染病预防效果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9
/ 2

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对传染病预防效果的策略分析

李彦1 刘晋武通讯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核病防治科 山西太原 030012

通讯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监督检查中心稽查科 山西太原 030045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对传染病预防效果的策略。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40例我市社区居民为对照组做常规宣教,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40例我市社区居民为观察组加强公共卫生管理。观察传染病知识评分、传染病发生率。结果:传染病知识评分、传染病发生率对比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对传染病防控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但可以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还能增加人群对于传染病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策略分析

有众多的疾病都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而传染病就是其中的一种。传染病的种类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艾滋病、肺结核、流感等[1]。传染病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当大面积传播时,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对传染病加强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是计划、系统地整理、搜集对应疾病在人群中产生的情况,对有关的影响因素做出全方位的调查[2]。最后把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存在问题需要向有关部门进行反应,达到对防控疾病的作用。本次研究就是基于以上理论,在传染病的防控中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探析具体的效果,现就具体过程做详细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40例我市社区居民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40例我市社区居民为观察组。观察组年龄平均数(43.59±4.23)岁;对照组年龄平均数(43.48±4.38)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健康宣教,对一些注意事项做出讲解。观察组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流感。全面了解感冒病毒的分布、群体免疫力等信息,并作出深入的探析,科学评价市面上的疫苗效果,挑选最优的疫苗。有效监测,实现掌握疾病动态的预测。流感病毒会随着疾病的发展而改变,所以要注意对标本进行采集。预防流感中,疫苗是重中之重,必须合理监测和利用。2、肺结核。监测肺结核时,要做好调研工作,根据疾病情况合理优化防控措施。在监测工作中,应利用特殊方式结合指标在特定区域中采取群体监测,了解疾病发展趋势等信息。对病情做好监测,掌握致死率和病死率。调查卡介苗的接种情况以及结核病患者得到干预后的效果。必须让儿童及时注射疫苗,达到早注射及预防,降低儿童肺结核的患病率。如果有患者确诊该疾病,一定要第一时间将自身病情上报信息系统,以便及时记录和汇总该疾病的信息。3、沙眼病。沙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美容、美发店,均是因为毛巾不卫生,或是分泌、接触物之间的感染。患病人群多为中小学生,所以在监测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控学校,增加学生对沙眼病的了解,可以发放沙眼病预防图册,保证学生用眼卫生,做到彻底的防控。4、艾滋病。艾滋病的媒介是HIV,传播途径为血液、母婴等,具有较长的潜伏期,早期阶段并无症状。在监测该疾病的时候,要做疾病流行情况调查,依据流行趋势等让易感人群做出科学的防护,达到良好的防控效果。针对疾病高发地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本区域内人群的疾病认知,最好能够在源头控制此病的蔓延。

1.3观察指标

(1)传染病知识评分:观察传染病类型、发病原因、控制方法、预防措施。

(2)传染病发生情况:观察发生流感、肺结核、沙眼病、艾滋病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2.0,计数用率(%),x2检验;计量用(±s),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传染病知识评分

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传染病知识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传染病类型

发病原因

控制方法

预防措施

观察组

40

85.31±8.89

82.82±8.46

82.32±8.48

85.89±8.67

对照组

40

75.76±8.46

73.85±7.79

63.52±6.61

77.32±7.58

t

10.141

9.522

11.414

16.84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传染病发生率

观察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传染病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流感

肺结核

沙眼病

艾滋病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0(0.00)

0(0.00)

0(0.00)

1(2.50)

对照组

40

3(7.50)

1(2.50)

1(2.50)

1(2.50)

6(15.00)

x2

9.335

P

0.012

3讨论

传染病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如果传染疾病属于病毒性的,还容易出现大规模的爆发。当人们处在公共环境中的时候,会有较多的易感染人群,传播途径也变得更加宽泛[3]。传染病这种疾病一般都是因为病原体产生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不但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还可能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近些年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增加了对于传染病的认识,也用着更高的标准要求着防控工作。在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时候,相关部门不能墨守成规,要随着社会变化多做创新,根据传染病的具体情况将针对性更强的防控措施落实下去,达到更好防控疾病传播的目的。开展传染病的防控过程中,一定不能盲目,应该结合多种传染病的特点做好对应管理,这对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作用

[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传染病知识评分、传染病发生率对比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显示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的观察组,实验结果显示发生传染病的情况降低,也提升了传染病知识的认知,结果证实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可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笔者分析其中的原因,根据疾病发展趋势等信息,做好疾病防控的基础工作。强化公共卫生管理中对疫苗重视、对高危人群监测和干预等,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通过健康教育让有关人群更加熟练知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达到降低患病率的目标。对健康教育加强,将防控工作落实完成,将对新传染病不熟悉人群产生的恐慌等情绪降低,有关部门也可以发挥自身优点对传染病知识做好针对性宣传,再开展针对性的解决措施[5]。在整个公共卫生的防控中,只有当人们自身的疾病认知提高,才可以增加防治的信心,做好最终的防控工作。如果发生传染病,作为主要传染源患者要做好密切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隔离已确诊或疑似患者,立即送患者到上级医院,让患者可以及时接受检查和治疗,也防止传染病传播。如果遇到大规模的传染病,必须按照流程执行,科学筛选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切断不同传染途径,防止疫情蔓延。

综上,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对传染病防控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但可以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还增加患者对于传染病知识的掌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娟.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与管理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23,20(13):46-49.

[2]周媛琴. 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的作用研究[J]. 康颐,2023(2):268-270. [3]

石义全,阎西革. 公共卫生管理于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23,20(3):213-216.

[4]李梦然.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5):20-24.

[5]李柏胜.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分析[J]. 智慧健康,2023,9(17):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