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中医治疗与康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9
/ 1

“慢阻肺”的中医治疗与康复

丁花

济南市历下区第二人民医院   25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气道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侧重于症状缓解和疾病控制,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在慢阻肺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中医治疗慢阻肺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将介绍“慢阻肺”的中医治疗与康复的基本框架,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医在这一领域的疗效。

一、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

1.病因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是由于内伤久咳、久喘、久哮等慢性肺系疾患,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临床表现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等。久病肺虚,感受风寒等六淫外邪,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导致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此外,情志不畅、饮食不规律以及生活压力大等都会损伤肺气,导致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也可进而引发慢阻肺。

2.病机辨析

慢阻肺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和皮毛,主表,卫外,因此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升降失常则为咳喘;肺病及脾,子病及母,脾失健运,导致肺脾两虚,痰浊潴留;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伤及肾,肾气衰惫,摄纳无权,气不化水,则气短不续,水肿;肺与心脉相通,肺气辅佐心脏运行血脉,肺虚治节失职,气虚血瘀,由肺及心,则心悸、紫绀、舌质暗紫。慢阻肺的病理因素主要是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

3.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慢阻肺注重个体差异,强调辨证施治。慢阻肺总属标实本虚,但偏实偏虚的不同,一般急性发作期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标实者,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袪邪宣肺,降气化痰等法;本虚者,当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为主,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总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贯穿于本病治疗的全过程。

二、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肺部疾病,中药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其中,百部、桑白皮、牛蒡子、杏仁、黄芪等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些草药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通过调理中药的配比和煎煮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肺部疾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首先,让我们详细了解百部。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它能润肺止咳、杀虫灭虱,适用于治疗咳嗽、哮喘、肺痨等症状。百部与其他草药配伍,可增强其止咳化痰的作用。

接下来是桑白皮。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脾经。它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在治疗肺部疾病时,桑白皮可以与其他草药共同发挥清热化痰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咳嗽、喘息等症状。

牛蒡子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透疹利咽、兼通利二便作用的草药。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牛蒡子性苦寒,升浮之中又有清降,外散风热,内泄热毒,可以缓解炎症,改善气道阻塞,促进患者康复。

杏仁是另一种重要的草药。杏仁味苦、甘,性微温,归肺、大肠经。它具有润肺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与其他草药配伍,可增强润肺止咳的效果。

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之效,慢阻肺在缓解期可以家用黄芪补肺气,益卫气,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慢阻肺的发作。

三、中医康复方法

1.呼吸训练

在中医理论中,呼吸训练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调理方法,旨在平衡和改善气机。其中包括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方法。这些训练方式不仅能够增加肺活量,还能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肺活量的提高意味着身体对氧气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此外,呼吸训练还有助于缓解压力,使身心达到平衡。

2.运动疗法

中医高度重视运动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作用。适量的运动能够提高肺活量,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从而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身体负担。太极拳、气功、散步等都是中医推荐的适合慢阻肺患者的运动方式。这些运动不仅能够改善身体状况,还能够增强免疫力,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3.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对于慢阻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病情。相反,患者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提供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饮食平衡,确保营养摄入充足,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发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