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处着手——初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从“微”处着手——初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

孙文颖

山东省烟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杏坛中学 264003

摘要:初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达到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微课教学法是当下我国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还能够节省出课堂大部分时间,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中、拓展学习中,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快速成长的教育目标。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积极应用微课教学法,达到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及学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教学法;教学策略

引言:

微课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讲解录制成视频,并将相应的语言文字、图片等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进行直观化学习的过程。这一教学策略可以实现反复学习的目标,解决部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未能在课堂中有效学习的问题,进而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全面掌握知识、全面快速成长[1]。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法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微课内容、微课教学的应用方式,进而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达到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微课预习

预习是当前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先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挖掘出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教师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可实现教学具有针对性,并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有效性[2]。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策略时,可以与预习策略结合在一起,并对预习内容进行有效地设计,在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预习质量,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一)游戏式内容

生物教师在设计微课预习内容时,可以设计出游戏式内容,利用游戏激发出学生预习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有效自主学习,进而提升学生预习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鲁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课时,教师在设计微课预习内容时,可以围绕“福尔摩斯、柯南”设计出一则故事,故事的内容要围绕这一节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比如引入一种动物并引发了一个案件,所有人都阐述这个动物采取的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则为福尔摩斯或者柯南,全面了解这一案件,并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这一案件,将真相挖掘出来。较多的学生喜爱这一游戏模式,能够积极投身于自主学习中,进而通过掌握的知识挖掘案件的真相,激发了学生预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预习的质量。

(二)问题式内容

生物教师在实施微课教学与预习策略相结合的策略时,还可以设计出问题式微课预习内容,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逐一阅读、学习教材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在完成每一个问题的同时完成了预习学习。

例如,同样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出问题式微课内容,具体为:第一问,你是怎样理解“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二问,小鹿出生后吃奶是先天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小鹿行走属于先天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阐述出原因。第三问,将刚出生的小猫与老鼠放在一起喂养,猫长大后不会捕捉老鼠,原因是什么?第四问题,阅读并学习教材,你认为自己回答的问题正确吗?通过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回答问题,再让学生阅读学习教材,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知识,并显著提升了学生预习的效果。

二、微课教学

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法时,可以应用于针对性教育教学中。虽然实施了微课预习策略,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但是存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预习时、课堂学习中未能有效理解。由于课堂教学难以重复开展,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法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进而达到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快速成长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鲁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课时,教师在实施上述设计的微课预习内容后,进入课堂教学时,教师进行全面的讲解时,要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并针对自己判断的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并记录下学生未掌握哪部分知识。在课后,教师针对未掌握的知识制作出微课教学视频,并且要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发放给学生后让其反复观看学习,直至学会为止。同时,在微视频的结尾要提出相关的问题,验证学生是否达到了掌握知识的要求。

三、微课作业

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微课教学法时,还可以将其应用于作业中,应用于作业的优势在于:实现作业内容直观化,可以引入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促进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可以在布置的作业中设计提示的环节,主要是作业的设计采取阶梯性模式,除了实施因材施教的作业设计外,还可以通过引入较难的作业内容促进学生进行尝试,对学生全面快速成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鲁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中引领学生有效学习这一节课程后,需要布置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加大实践比例,目的是促进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快速成长。教师可以设计微课作业内容,将每一个案例制作成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引入的案例可以是课堂中讲解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前进行复习,然后,引入当下存在的各种人类活动,也就是课堂中未引入的真实案例,并让学生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怎样的影响。同时,教师还要将提示内容融入微视频中,进而促进学生准确、全面完成作业。另外,还应引入下一节课程内容,也就是提出问题,为下一节课程的开展做好铺垫,比如:“我们应怎样保护生态环境呢?”这一作业内容可以显著提升作业的作用,并促进学生有效完成,进一步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结束语:

初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应积极采取微课教学法,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法具有的优势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生物教师在应用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微课教学法的应用措施,实现这一措施的应用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与成长需求,进而达到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培养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良春.以"微"见大——初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J].教师, 2023(8):69-71.

[2]王博,赵桂云.浅谈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求知导刊,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