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林业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于艳丽

  身份证号:1504211980****5129

摘要:为进一步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林业稳定发展,需要规范林业育苗技术,使苗木保持良好的长势。同时,应注重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明确林业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及应对策略,通过科学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来控制并消除林业病虫害,维持生态林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引言

林业病虫害是影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防治病虫害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林业育苗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也是一个常见问题,严重威胁着苗木的生长和发展,从而影响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近年,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现代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的趋势,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这些防治技术为解决林业育苗中的病虫害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促进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通过对现有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分析和总结,提出改善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思路和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并为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林业育苗要点

1.1优选苗木种子

应充分认识到苗木种子对育苗成功率的影响,通过选择优质苗木种子来保障苗木生长质量。具体来说,应基于地区气候、水文、土壤、地质等多种因素,选择能够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种子,并尽量选择本土苗木品种。应确保种子具备良好的遗传性状,去除存在病害、胚胎损坏或外形破裂问题的种子,从而更好地增强苗木抗病性,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1.2催芽、整地并进行灌溉施肥

播种前应当做足准备工作,通过催芽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及存活率,在完成整地后进行灌溉施肥,为幼苗创造出优良的生长环境。进行催芽时,可以选择将种子浸泡在0.5%的高锰酸钾中,经过180min左右的浸泡完成消毒,随后清洗,完毕后浸泡在温水中催促种子发芽。相关人员可依据实际需求,科学选择浸泡法、去蜡法、填藏法等催芽方式。树木生长过程中,土壤及土质状况将直接影响其成活率。因此,需要通过适当整地来增强苗木种植区域的土地平整度及土壤松软度,做好土壤湿度、肥力监测,并依据不同品种苗木的生长需求进行灌溉、施肥。

1.3科学选择播种时间

为保障育苗能够健康生长,需要选择适宜的时间播种,从而更好地促进苗木生长。相关人员需要在播种前综合考量各项影响因素,避开低温季节,防止苗木冻伤。一般来说,我国大多数地区选择春季播种最为合适,此时的环境气候温度适中,且完成播种后苗木叶片上有一定薄冰附着,能够更好地帮助苗木锁住水分,降低育苗成本,提升育苗效果。

2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问题

2.1工作人员缺失防治意识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工作人员普遍缺少良好的工作意识,对于病虫害防治的重视度不够,将工作重点放在病虫害治理上,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这使得在发现病虫害时已经出现大面积扩散的现象,给育苗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工作人员在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时,对技术的使用要点认识不到位,使得技术应用效果有所下降。由此可见,现阶段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弱的现象已经影响了林业育苗活动的开展,需要重点对工作人员进行培养。

2.2病虫害监测体系不完善

要想及时发现病虫害、消灭病虫害的扩散隐患,需要重视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展情况,从而能够将病虫害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中,降低苗木病虫害的出现概率。然而,现阶段病虫害监测体系出现了不完善的现象,仍然是利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监测,通过定期巡查,寻找存在异样的苗木,影响了监测效率和监测准确度。部分部门虽然已经制定了监测手段,但是在监测时没有及时对获取的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弱化了监测活动的开展效果,监测工作出现了不及时、滞后性的问题。

2.3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

由于缺乏先进的病虫害诊断技术,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检测出病虫害的存在,导致它们已经对树木或苗木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目前,许多林业单位仍然主要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但化学农药品种单一,并且长期使用某种特定农药会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加上一些林业单位缺乏针对性的防治方案,难以达到预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此外,林业人才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难以有效地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若想解决上述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加强病虫害诊断技术研究,开发新型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和产品,推广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同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此外,应该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努力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3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3.1无公害防治技术

在林业育苗活动中,无公害防治技术是近年大力推广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之一,这种防治手段对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与国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在具体实施层面,无公害防治技术涉及微生物防治技术、昆虫防治技术和益鸟防治技术。微生物防治技术属于生物技术进步产物,在生物科学技术知识的支持下,微生物繁殖特性被巧妙利用,有效抑制了病虫害问题;昆虫防治技术是站在生物食物链的视角引入了病虫害天敌,通过这种手段,巧妙利用生物链解决病虫害问题;益鸟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较为便捷,将对应数量的灰喜鹊、啄木鸟等益鸟投放至育苗场地中,这类益鸟会快速捕食苗木中的害虫,消灭害虫携带的各类病菌,从而实现全面防治病虫害问题的目标。

3.2化学防治技术

在林业育苗活动中,化学防治技术为大范围的病虫害发生防治工作提供了支持,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消灭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主要通过药物喷洒手段,根据区域内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选择用药类型和用药浓度,通过使用农药,能够快速高效地消灭病虫害,具有见效快等特性。然而,这种防治手段会损害其他有益生物,打破生态系统平衡,给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所以,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尽量选择毒性较低的药剂,严格控制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减少药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3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是依照害虫的生活习性,利用一些物理机械设备及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等,采取物理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在实际的操作中,通常会用到覆盖防虫网、塑料薄膜等,基于隔离病原体、阻碍病虫害传播途径这一原理,防止病虫害侵入树苗内部,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避免外部的气候变化对树苗所带来的损伤,从使用成本上来看,物理防治技术的成本较低,在预防方面发挥了积极效应,是十分经济的防治手段。

结束语

总体来讲,在营林造林过程,对病虫害现象的防治十分关键。而为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林业人员要依据工作实践,在苗圃选址、整地、土壤消毒、选种、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等各环节综合考虑病虫害防治因素,并合理应用化学病虫害防治技术、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掌握各项技术应用要点,通过科学施药、人工捕杀、色板诱杀、投放天敌等方式,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现象。

参考文献

[1]景华.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11).

[2]王海丽.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2022,51(S1).

[3]肖根君.关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