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探究

胡香清

三明教育学院附属小学 三明市365051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若能把数学和其他课程相结合,不但能提升数学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使数学的课堂气氛变得更和谐、更有意思,还能促进数学的多样性。为此,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语言,刺激他们的学习动力,以此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以此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学科融合;实施策略

前言:当今世界,对创造、综合、全面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面对这样一种新形势,教育部门已经着手进行学科融合的探索,希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改变学科割裂局面,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教学生态,让学生走出刻板、呆滞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老师对此予以足够的关注,并积极探索。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一)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着重指出,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文本、声音、影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创设和模拟多种情境,让它们符合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各个地区的学生互相交流,实现彼此共享材料的好处。比如,在讲授“面积”时,用“点”、“线”、“面”、“体”三个概念,使学生对“线”、“面”和“体”三个概念有直观的认识。通过信息技术的展示,能使学生在学习面积上更好的了解图形面积的计算过程以及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他们自己的探究与思考,借助资讯科技,能在他们的脑海里构建一种模式。教师在讲授“四边形”时,首先要想一想:房子为何是圆形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房子的建造情况,能更好地了解它们在课堂上的应用。虽然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而是真正的“身临其境”。在课上,学生利用转化的方法,把这个四边形拆成偶数,然后把它们拼凑成一个大致的矩形。接着他又将这些四边形投影到屏幕上,让他们感受到,随着四边形的分裂,形状也越来越像一个矩形。

二、小学科学在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一)整合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设计

将科学实验与数学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科学问题,学习将数学与科学相关的内容进行融合,并对其进行设计。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科与数学的融合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科学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并感受到知识与生命的联系,是从数学的角度来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它是一种乐趣。所以,老师应该设法找到数学跟科学的共同点。比如“节约用水”,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测试,测试一下是否有渗漏,并将测试的结果记录下来。下课后画一幅节约水资源的宣传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从本质上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并在探究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在实践中进步。

(二)寻找科学和数学学科的结合点

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二者的共性,达到二者有机融合的目的。分析该学科在实践中的特点,分析该学科在实践中所需要的教材、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根据数理学科共同的基础属性和逻辑性,找出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起点。比如,在“测量”的讲授中,本课程可以和测温的科学实验相结合,在了解它的温度后,再做一个实验,让学生自己做。在实验开始前,老师应将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测量方式、测量方法和测量的时候要注意的内容告诉学生。想要达到学科融合的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体育在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运动与数学紧密相连,简单地说,运动中的队形、口号等都离不开数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将体育元素融入到课堂,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水平,而且有利于实现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以调动学生体育的积极性,重视培养他们的主体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为新的教育理念,为实现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老师可以把数学的“数青蛙”和“脱离险境”这一运动项目相融合,要求学生数出青蛙有多少只嘴,多少只眼睛,多少只脚,哪只说对了,哪只就跑掉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法,旨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运动类的比赛中也包含许多的数学要素,例如:数字图形、智能问题等。

四、语文在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语文是各种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语言,如:故事、诗词、韵文等等,它们为数学教学增添色彩。比如,在“观察物体”这节课上,老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他们熟悉的东西的“观察物体”、“初步感知”、“形成表象”,从而体会到从两个角度去看同一个东西时,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根据教学目的,通过导入唐朝诗人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将古代汉语诗歌导入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崭新的理解。此外,古诗还能向学生展现出古人对事物的观察,有“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横看,侧看”等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在数学教育中,老师经常使用一些诗歌、歌谣等。在数学教学中引进古代诗歌,确实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先贤的智慧和想象,让学生充满创造力和挑战性,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动机。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程与其他科目的融合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规划,使学生在学生数学的同时也能加强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基于此,在多学科的整合中,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减负”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张素贤.多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J].辽宁教育,2021(07):5-8

[3]汲振全.浅谈小学数学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63.
本文系沙县区课题《多学科融合下的数学实践活动探究》研究成果之一(编号   SXJYKT-22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