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4
/ 2

开发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

陈丽方雪珲

江西省萍乡市长平乡中学  337008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开发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课程构建和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指众多城市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这些儿童往往面临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发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深远的意义。旨在帮助这些儿童建立自信、提高社交能力、缓解焦虑情绪,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这一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一、课程目标

1.强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意识,铸就其坚毅心理基石

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意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只有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孩子们才能真正茁壮成长,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2.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留守儿童播种希望,助力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自信、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迎接未来的挑战。

3.提高留守儿童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关注留守儿童,培养他们积极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强和勇敢。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二、课程内容

为了呵护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助力其铸就健康心态,提升心理素质,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以及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们与留守儿童紧密相伴,共同度过每一个日夜。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丰富多样的针对性活动,我们初步建立起一套独具特色的留守学生核心素养研学课程——“五蒲”课程。

“五蒲”课程旨在为留守学生提供全面的素养提升与心灵关爱。我们将陪伴他们度过成长路上的每一个阶段,为他们播下希望的种子,助力他们绽放自信的笑容,共同书写美好未来。

三、课程内容展示

以“蒲心”课程为例,该课程精心设计为三大部分,从亲情、友情以及理想三大角度出发,致力于引导和培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正确发展。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关注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情感挑战。亲情是他们成长的重要基石,我们通过教授家庭沟通和情感表达技巧,帮助他们建立更紧密的家庭关系。友情是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另一重要支持力量。我们通过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关心他人。此外,我们还关注留守儿童的理想追求。我们鼓励孩子们树立自己的目标,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让他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1.第一章 照亮心灯:这章中,我们将引导留守儿童深入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情感。通过课程“你能看懂爸爸的谎言吗?”(电影:《美丽人生》)孩子们将学会如何洞察父亲深沉的爱,并理解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关爱。同时,通过课程“你真的了解她吗?”(电影:《你好,李焕英》),孩子们将进一步思考与母亲之间的情感纽带,从而更加珍惜与父母的相处时光。

通过这些课程,我们希望留守儿童能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避免出现父母不爱自己或是被抛弃的心理误区。让我们一起照亮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坚定。

2.第二章 少年心事:涵盖了“朋友是平等的”课程,(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让留守儿童理解到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的。此外,我们还介绍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的主题,(克里斯丁&汉娜《萤火虫小巷》),让孩子们了解到真正的朋友是那些能够在困难时刻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我们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留守儿童认识到友谊的真正含义,并且能够拥有正确且长久的友谊。

3.第三章 雨后心晴:这一章中,我们将带领孩子们踏上一段充满智慧与勇气的旅程。课程内容包括“正确认识输赢”(绘本:《输不起的莎莉》)和“坚守信仰,逆流而上”(海明威《老人与海》)。

通过深入剖析这些素材,我们将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输赢,让他们明白输赢并非人生唯一的衡量标准。同时,我们还将鼓励他们坚守信仰、勇往直前,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始终保持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将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在失败中汲取力量,不断成长和进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未来注入更多的阳光与希望。

“蒲心”课程旨在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课程实施保障

1.师资力量:精心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涵盖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教师等多领域专家,以确保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如讲座、案例解析、角色扮演等,激发留守儿童的参与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3.教学资源:用智慧点亮留守儿童的教育之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让教材、多媒体设备等成为他们的翅膀,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4.实践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例如观看电影、绘本,进行田园耕作等,旨在强化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实践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有趣,更能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知识,提升自我价值。

5.家庭参与:呼吁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中,与学校携手并肩,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关爱与陪伴中茁壮成长。

五、课程评估与改进

1.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多种评估手段,我们深入探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学习成果,力求全面掌握他们的成长需求。

2.反馈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和家长的声音被听到,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的课程更加贴近他们的需求,持续优化,不断提高。

3.培训与进修:定期为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举办培训与进修活动,致力于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助力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

4.合作与交流:深化与其他学校、机构等的合作与交流,共享优质资源与宝贵经验,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开发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开发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课程构建和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这些儿童建立自信、提高社交能力、缓解焦虑情绪,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提出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这一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参考文献:

[1]陈敏,蒙树红.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J].广西教育,2022,No.1228(04):11-14.

[2]陈奇红,熊枧英.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以“梦想课程”为例[J].教师博览,2021,No.586(09):17-18.

[3]颜伟佳.基于心理健康课程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21,No.364(02):101-102.

[4]戴斌荣,陆芳,付淑英.立足健康中国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2,No.261(03):3-8.

[5]王正,张君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No.748(07):243-244.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依托萍乡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开发留守学生“五蒲”研学课程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22PTYB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