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对话式教学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3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对话式教学的探索

姚燕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初级中学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师生互动对话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构建师生之间平等、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以及角色转变等多种教学观念,寻求实现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这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理想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对话式教学

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占据了核心地位。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与革新,人们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开始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互动对话式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递和探讨。在这一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展开对话,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生与数学本身展开对话。这一模式契合了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会”理念,我国课堂正逐步向此类模式转型,数学课堂上的精彩瞬间正是这种数学对话的生动体现。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对话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对话数学学生想对话

1游戏化激发兴趣:中孕育对话

在中学生群体中,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稳定性也较差。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我尝试通过设计一些简洁有趣的游戏环节,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而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

【案例1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过程中,通过设立解方程竞赛,激发学生间的竞争意识,以游戏化方式提高他们对解决一元二次方程问题的积极性。在固定时间内,竞赛不仅要求数量,还需注重速度,以及解法的多样性和优劣。此外,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典型错误的认识。

此外,本章结尾之际,我们可以举办我爱解方程竞赛,以激发学生在课后深入探究方程求解之道,熟练掌握各类方程的解法,明了何种方程适用何种方法,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故事式激趣:中孕育对话

数学小故事及历史典故,生动阐述了数学知识的起源,同时揭示了数学知识点的本质。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运用数学故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历史发展的认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案例2在七年级上册的《有理数的乘方》课程中,可以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来创设对话情境,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贫寒的智者,他在地主家中务工。这位小气地主常常克扣工人薪资,于是智者提出:我愿以每日薪资翻倍的方式领取报酬,头一日只需一分钱,第二日两分,第三日四分,以此类推。地主听闻此事,心中窃喜,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决定。于是,地主欣然同意。然而,智者心中清楚,此举意在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月底(30)之时,地主将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薪资。那么,地主究竟应支付智者多少薪资呢?地主真的无法支付吗?教师可以邀请两位同学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以生动的表演呈现这一寓言。

借助于此情境的引导,学生们纷纷尝试猜测具体数值。在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过程中,我们意识到面临一个巨大的数字,以我现有的计算能力,难以计算出30天后的结果。因此,必须引入一种新的表示方法,从而引出乘方这一知识点,紧紧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

问题对话数学学生对话

1悬念式问题:中激活对话

引入时,巧妙地运用教学素材构建悬念,这个年龄层的学生最有揭密问题的意识,总是经不住好奇的诱惑,不由自主地投身于知识探索与发现

【案例3在学习七下《乘法公式》的平方差公式时,鉴于上一节课涉及的一般多项式乘法,我设计了一组题目供学生练习,以展开运算竞赛。比赛中,部分同学表现出色,准确且快速地完成了题目。接着,我邀请学生们共同探讨获胜秘诀,并引导他们观察这些题目中两个括号内两项的相似与差异之处。通过逐步归纳,学生们掌握了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

2话题式问题:中激活对话

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非仅仅机械地完成任务。如若不然,教学便会显得单调乏味,难以产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即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4例如在学习《事件的可能性》时,我以生死签这一历史典故为例:昔日,某一国家的国王品性恶劣,若百姓有何违背其意愿之举,便欲置他们于死地。一位声望卓著的大臣因小事触怒了国王,结果被判处死刑。该国有一古老法规,凡被处死者皆有抽签一次的机会,签上书生或死二字,抽中生者得生,抽中死者则丧命。为加害于该大臣,国王与法官串通,二签皆书死字。

(在此处,我有意暂停讲解,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若自身为该大臣,应如何自救。)

我在这里故意停顿,让学生想,如果自己是这个大臣,应该怎样救自己?)

故事结局,大臣在断头台前机智地识破了国王的诡计。未待法官分辨,他已抽取一张签并塞入口中。待众人反应过来,已无法挽回,唯一露出的签上写着死字。国王未曾料到,欲置大臣于死地的企图反而助他逃生。大臣由必死无疑转为生还无疑。课

至此,学生皆感痛快。我趁热打铁,提出与新课相关的四个定义,并围绕故事情节助力学生理解。

我让学生依据故事情节解释必然事件的含义。学生回答,在恶毒国王的意愿下,大臣被处死是必然事件。立刻有学生补充,机智的大臣认为,自己被释放亦是必然事件。接着,我让学生解释不可能事件,同学们参照刚刚的必然事件,清晰地阐述了该概念。再让学生解释随机事件,同样明了。此过程也可助于同学间的互相解释。师生间的对话不断深入,使同学们更加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皆渴望效仿聪明的大臣,用心钻研数学。

活动对话数学学生对话

1实物型活动中迸发对话

课前充分收集活动,课堂中的互相展示补充,都会赋予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老师甚至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把数学的课堂搬到校园中,利用校园中的实物进行教学,将课本中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得深奥的知识通过观察甚至触摸变得浅显,从而降低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更好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案例5】例如在学习美妙的镶嵌,我就让学生去观察校园广场的地砖图片随后,根据照片进行分类,整理出我们目前能研究的特殊图形镶嵌,学生很快对此产生了兴趣。然后,提出如何计算拼接点处的角度问题,以及是否所有多边形都可以作为基础图形进行拼接,如果不是,那么有何规律可循。学生通过自己的整理发现,有些图形可以单独镶嵌,有些需要与其他图形一起镶嵌。

跳出课本的框架,走进生活实际,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课本之外的数学知识,极大地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也对课本知识进行了升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操作型活动:中迸发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章节第一节课,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构建必要的学材,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不要单一地让学生自己思考。设置操作型活动,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比和猜测。

【案例6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定义与性质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折纸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猜想其特征。在学生渴望验证自己猜想的热情中,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将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教师再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验证,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拓展对话数学学生对话

拓展对话数学,让学生在类比型拓展和探究型拓展中延伸对话。类比型拓展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类比情境,激发学生创新和探索。探究型拓展则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全面进行思维训练。

1类比型拓展:中延伸对话

初中阶段的数学,所有的知识都是串联的,一环紧扣一环,哪个环节没有理解,后面的知识也会脱节。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知识之间的这些联系,把握教学机,将后续知识扩展提前甚至整合,与正在学习的知识进行类比教学创设类比情境,也更好的激发学生不断地创新和探索

【案例7例如,  在探讨n边形的内角和的问题时,可以通过以下师生对话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师:请问上节课中,我们是如何求解四边形的内角和的?

生:我们将四边形通过对角线进行分割,将其划分为两个三角形,从而得出内角和为180°×2=360°

师:(绘制一个五边形)那么,五边形的内角和如何计算呢?

生:将五边形分割为3个三角形,因此内角和为180°×3=540°

师:现在,同学们来尝试解答六边形的内角和。

生:一个六边形可以划分为4个三角形,故内角和为180°×4=720°

师: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

生:(经过片刻思考)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将其分割为若干三角形,然后将180°乘以分割出的三角形数量,即可得到内角和。

师:那么,三角形的数量与多边形的边数有何关系?

生:三角形的数量等于边数减2

师:很好。100边形可以划分为几个三角形?

生:(齐声回答)98个。

师:请进一步探讨n边形的内角和。

……

问题起点低,各题的解决一环紧扣一环,步步深入。由特殊到一般也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2探究型拓展:中延伸对话

在课堂练习的配置时,我会梯度呈现练习,给不同程度的同学都留有思考的余地。当学生掌握了一种类型的题目基本模型思路及解法后,我们不妨乘胜追击,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样结果不同的条件,全面进行思维训练。

【案例8】例如在《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复习课》中,选择如下例题并进行变式应用。

958e46ab9b4c822e463c4a7181c5c9f0fae3650eb3624e7311548b237c06985833fb62ddd118cfe127dcb143bc046本题中所涉及的变式,实则借助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尽管本题中涉及的正方形条件较多,但在证明全等过程中,我们仅关注了相邻的一对边,这是问题的核心。因此,两个共顶点的正方形可以演变成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n边形等。进一步地,我们可以抓住两对相等的线段和角,用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替代正多边形。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仅涉及相等关系的两个直角也进行替换,得到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对话,只要是有意义的,它就会焕发出迷人的色彩,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精彩和魅力!对话课堂是一个平等温馨、现实开放、动态生成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凸显,数学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焕发着精彩。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