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术患者的急救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术患者的急救分析

李妍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市  丰台区  100072

【摘要】目的:心肺复苏是一种关键的急救技术,用于维持或恢复心脏和肺部功能的正常工作,为了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探析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术患者的急救措施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36例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不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参照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8.89%,研究组为66.67%,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术患者建立绿色通道、予以气管插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判断患者的意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的心肺复苏操作能够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和价值

心跳呼吸骤停可导致人体供氧以及供血不足,短时间不可逆损伤风险高,甚至有脑死亡情况,增加了患者的致死风险1,心肺复苏是心跳呼吸骤停的首选急救方法。但是,因为该类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在抢救期间极易受各类因素影响耽误抢救进展,因此还应该搭配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方可确保心肺复苏的顺利进行,提升抢救成功率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急诊内科护理,按照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和研究组(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其中参照组(n=18)中男性/女性患者为10(占比55.56%)/8(占比44.44%),平均年龄(46.38±1.24),抢救原因:心脑血管疾病12例/车祸4例/触电1例/溺水1例,研究组(n=18)中男性/女性患者为11(占比51.11%)/7(占比38.89%),平均年龄(46.57±1.19),抢救原因:心脑血管疾病11例/车祸5例/触电1例/溺水1例,均进行心肺复苏,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送至急诊科,由医师对患者对患者心脏或呼吸骤停情况进行判断,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对患者进行呼吸管道护理干预,由具备充足经验的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抢救。

1.2.2研究组:建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绿色通道,具体优先权为优先调度人力资源、药品及抢救室专供、优先使用设施设备,要求再10s内完成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心电图等体征监测。采用仰头抬颏法,仔细抬起患者的头颈,予以吸氧处理,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痰液,予以气管插管,以此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常,判断患者的意识,辅助患者体位,倾听患者口鼻部位的呼吸声、观察胸部起伏,判断是否有正常呼吸,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抽血、配血及输血处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判断是否进行电除颤,若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和心跳,及时给予心脏按压,胸外按压深度>5cm,按压频率为100次/min,解除胸部压力后自然复位胸廓,然后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后吹入,松开手后呼出气体,反复进行12次/min。心外按压不能恢复者,及时遵循AED设备的操作指南给予自动体外除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可用湿毛巾对患者颈部、额部进行湿敷,并保持室内温度在20℃左右,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脑部代谢率,另选择一名基础护理人员负责止血、包扎等常规抢救措施,并详记患者抢救次数及病情变化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复苏成功,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皮肤、口唇颜色复常,眼球活动、睫毛反射3)。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21.0 软件统计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n(100%)]表示,行x²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1. 结果

参照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8.89%(7/18),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66.67%(12/18),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3.讨论

心脏骤停发病病因较多,主要包括心源性心脏骤停以及非心源性心脏骤停,是医院内急诊科重危病症之一,面对此类型患者需要为患者提供心肺复苏疗法,以帮助患者脱离险境,其主要实施方法即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抢救方式相配合,以确保患者呼吸通气功能得以尽快恢复4,而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相关护理干预工作的配合也十分重要,高效、规范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可使得医护配合度提升,进而使得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为患者后续治疗和护理提供保障5。急诊内科优化后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则对组内各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心肺复苏急诊急救中,并且能够高效完成自身的护理工作,做到工作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最大程度的缩短急诊急救时间6

经研究对比发现,对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术患者建立绿色通道、予以气管插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判断患者的意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的心肺复苏操作能够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贾春虹,程莹,杨文勇,等.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1):84.

[2]张慧,王乐增.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1):8-11.

[3]刘爱兵,颜建辉,方向阳,等.徒手复苏与机械复苏救治急诊心肺复苏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9):48-49.

[4]石艳秋.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急诊心肺脑复苏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1):11,13.

[5]吴小娟,邹素华,黄媛媛,等.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171-174.

[6]郭瑞,刘学伟,张苗.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康复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价值研究[J].贵州医药,2022,46(02):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