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手部外伤术后瘢痕增生期瘙痒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电针治疗手部外伤术后瘢痕增生期瘙痒的临床研究

赵凤臣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 250000

摘要目的 分析手部外伤术后瘢痕增生期瘙痒应用电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手外伤术后存在瘢痕瘙痒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30例。给予对照组中药熏洗法,给予观察组电针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疼痛和瘙痒分数、不良反应率。结果 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疼痛分数和瘙痒分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电针治疗手外伤术后瘢痕增生期瘙痒,可以改善手部瘙痒感,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手部外伤手术;术后瘢痕增生期瘙痒;电针;

电针是一种通过连接电针器输出脉冲电流,对人体经络和穴位施加针刺疗法以缓解炎症和减轻瘙痒等症状的方法。本研究分析电针在手部外伤术后瘢痕增生期瘙痒治疗中的实际效果,为手功能康复训练提供相应的支持,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3年2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手外伤患者,术后均出现瘢痕增生期瘙痒。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段19-58岁,中位数(42.95±4.5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段20-58岁,中位数(43.32±4.29)岁。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了桃红四物汤合三黄汤加味进行中药熏洗疗法,患手被浸泡在药液中30分钟,期间可进行手部活动和按摩瘢痕,每天进行一次,连续进行10次作为一个疗程。观察组采用电针疗法,在患侧选取合谷穴和曲池穴,使用无菌针灸针进行治疗,电子脉冲针疗仪设定基频为4Hz,连续波,每次治疗20分钟,隔天进行一次,连续进行5次作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治疗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显效表现为增生瘢痕的厚度变平、软化和变薄,瘢痕颜色接近周围皮肤,张力改善使其具有触唇感,并逐渐消失疼痛和瘙痒。有效指的是增生瘢痕区域的无菌性局部炎症得到改善,即发热、发亮等症状减轻,瘢痕区域张力改善使其具有触鼻感,并减轻瘙痒感。不符合以上效果的则被判断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对比两组的疼痛和瘙痒分数。使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分数范围为0-10分;使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估患者瘙痒情况,分数范围是0-10分。

(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率。记录两组患者潮红、水泡等不良反应情况。

1.4数据处理方法

使用软件SPSS25.0处理研究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卡方检验组间差异,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n=30)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6(20.00)

20(66.67)

4(13.33)

26(86.67)

观察组

10(33.33)

20(66.67)

0(0.00)

30(100.00)

P

0.032

2.2对比两组的瘙痒分数和疼痛分数

治疗后,观察组的瘙痒分数是(2.00±1.18)分、对照组瘙痒分数是(3.23±0.47)分;观察组疼痛分数是(1.68±1.15)分,对照组疼痛分数是(3.27±0.65)分;经过对比,观察组疼痛和瘙痒分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2.3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是0,对照组有2例出现潮红、1例出现水泡、1例出现破溃,观察组不良反应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在本研究中,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此外,在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和瘙痒评分均有所下降(P < 0.05),而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差值和瘙痒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同时,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具有迅速见效、安全性高和操作便利等特点。电针则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引入脉冲电流输出的技术,通过刺激患者的经络和穴位来治疗疾病。与传统针灸相比,电针疗法更有利于保持针刺的感知效果,能够促进全身机能的改善,达到缓解瘙痒的效果。

综上分析,使用电针治疗手外伤术后瘢痕增生期瘙痒患者,可以改善手部瘙痒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伟,肖婷婷,李雁冰,马超梁,高哲.手部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电针治疗对手功能康复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 22(019):13-15.

[2] 孟晓娜.烧伤后瘢痕增生期治疗的护理策略[J].健康养生, 2019, 21(17):79.

[3] 卢锋.强脉冲光联合压力疗法治疗烧伤患者瘢痕增生的临床研究[J].心理月刊, 2020,12(4):1.

[4] 郑亚荣,傅艺龙,薛乙,等.超减张缝合联合放疗治疗胸前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 2023, 13(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