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沉浸情境法在古文经典学习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7
/ 2

角色沉浸情境法在古文经典学习中的运用

宋宜臻

宁波至诚高级中学  315000

摘  要:角色沉浸情境法,是对角色扮演法和情境法的变化整合,是师生以真实身份沉浸于学习情境中的探究、互动式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握,以及对其文化、思想、思维、创造、审美等素养品质有显性促进生成作用。本文以高中语文古文经典为教学内容载体,探讨角色沉浸情境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角色;情境;教学

角色沉浸情境法,是对角色扮演法和情境教学法的变化整合,是指师生以非虚拟的真实身份沉浸于学习情境中、作为情境构件的探究、互动式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与课本剧之类的角色扮演法区别在于:师生不是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而是在文本相似的情境中进行真实性交互和体验。比如《庖丁解牛》,学生不是扮演庖丁,而是另设一个自己学习、工作场景,模拟庖丁解析自己技术水平形成原因的情境,把自己的学习、成长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分享。

这种学习方法,趣味性、直观性、体验性、交互性突出,对于深化学生理解文本,及促进其多种素养发展具有显性作用。

下面,结合高中古文经典教学,就这种方法的运用进行几点探讨。

一、初步情境导入

在学习开始学习课文前,教师不直接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而是先创设一个与课文相似的情境,与学生进行角色交流互动。这个环节的作用是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兴趣,以及使学生思维进入参与情境的状态。

如学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前,教师引出情境话题,“同学们,大家进入高中,即将迎接高考,并很快就会进入社会。那么,大家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什么设想吗?你想进入哪个学校、学习哪个专业?或者将来从业后,做什么,怎样做?”师生模仿孔子与学生人生观探讨的情境,先进行结合自身的表达。学生参与这个情境交流后,再去阅读课文,会非常容易把握课文的结构和情节,而且学习情感非常积极——因为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理想是否在孔子及其学生中找到共鸣。

二、学习把握文本

学习古文经典有一个难点,一方面是学生对语言理解上的,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历史背景知识的欠缺。因而,在通过情境导入学习后,教师并不是直接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而是先放下情境,去阅读和充分把握课文。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教师先安排学生去探究和了解情节中的几个人物,通过网络查找方式较具体地了解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的人生、性格、特点、职业等。这个探究活动,为学生后续把握课文有助力作用:学生可以思考和印证,如,“子路后来是否真地参与了一个中等国家的治理和建设?他是否使这个国家的国民达到了有勇而知方?他的理想、设想践行了吗?”这样,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把握课文。

三、再次情境沉浸

在学生充分、系统、深刻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将学生带入情境,模拟课文情境进行角色式师生交互——需要注意,这个环节是角色沉浸情境法的中心环节,与导入时的情境不同。此时,因为学生对情境及交互主题内容有了把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得更深入一些。比如导入时,学生们大多是设想自己如何学习、如何考学,以及进入哪个大学、专业等。其交流的内容多是与学习成长相关。而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基于课文去探讨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内容上升到职业和社会层面,而且,应在交流中有评价、批判性,不仅表达,而且评议。就如同孔子对于子路的表达给出“哂之”的回应,对于曾晳的表达给出了“吾与点也”的表态等。这样,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思想、表达等方面素养进一步发展。

如,教师“小明,你刚才说想将来学习医学专业。那么,你学医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看中了这个职业的稳定性、社会地位、收入水平,还是要治病救人,体现职业或人生价值?”“小强,你对小明的人生发展设想、理想观点认可吗?你想做什么、怎样做,要追求什么结果?”教师以导师身份参与情境交流,并用语言对学生探讨的内容、方向、深度等进行引领。

四、情境叙事写作

最后,教师安排学生以会议记录或叙事方式把师生角色情境探讨的内容、过程表现出来,并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进行议论。在习作中边叙述、边评议,给出类似于“吾与点也”之类的评价。如,“今天,我们和老师一起像孔子与学生交流一样探讨了理想、人生发展话题。小明说……老师笑着说……我认为……”这个环节,一方面是促进学生叙事性议论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以及文化、思想、观念等素养的进一步深化及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角色沉浸情境教学法具有主体性、参与性、情节性和体验性突出的特点,与素养建构、深度学习理论高度匹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多种素养综合发展,并对学生深度把握课文有积极作用。在学习一些具有情境性、思想性、情节性的课文时,教师可根据实际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沉浸情境学习。一般来说,角色沉浸情境法应包括导入、学习、深入、表达等几个环节。

参考文献:

[1]曹明华.例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法[J].散文百家,2021(24):153.

[2] 张爱萍.戏剧教学 "演""化"人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 2021(002):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