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研究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汪紫玉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24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精神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暴力攻击风险评估,对高暴力攻击风险患者进行重点看护。对比两组中、重度暴力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重度暴力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的实施,可降低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风险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和医院医务人员的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 精神病;暴力攻击;护理风险

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等活动出现长期明显的异常,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其作出的动作行为难以被人理解。特别是病情严重者,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易出现自杀、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暴力攻击行为是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护理问题,影响着医护工作者及他人安全。对患者进行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可有效预防暴力攻击行为带来的危害,降低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90例精神病患者的暴力攻击情况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精神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5例。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16-60岁,平均(31.26±6.58)岁,病程 6个月 ~ 7 .5年。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17-61岁,平均(31.83±6.66)岁,病程 6.5个月 ~ 7 年。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含心理护理干预、家庭护理干预、日常护理、保护性约束方案、药物治疗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判断患者暴力攻击风险级别,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重点看护[1]。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暴力攻击风险评估,对攻击风险评估值高者应重点看护。具体方法如下:(1)对患者采用《住院精神患者暴力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测评,评测内容包括患者发病史(是否出现过自杀、伤人的情况;是否因家庭情况诱发疾病;近期发病时间)、本次发病情况(是否出现暴力袭击行为或者自杀行为)、主动性(是否积极配合入院治疗)、入院后语言和情绪(是否出现喜怒无常、话多的情况)、精神病性症状(是否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症的情况)、药物或酒精依赖程度等方面开展评估。(2)针对暴力风险等级较高的患者进行重点看护,及时与其家属沟通,分析患者发病诱因进行有效地预防[2]。医护人员需时刻保持患者在其视线内,同时增加心理引导与康复训练。针对病情严重患者,可对其进行约束性看护。护理人员接触暴力攻击等级高的患者需保持安全距离,一旦发生暴力行为,需2名以上护理人员共同处理,防止患者对其造成伤害。

1.3 观察指标

评估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的干预效果。(1)患者中度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对比。中度攻击发生率=(拒绝住院例数+主动语言性攻击例数+过于挑剔或激动例数+时刻处于警觉状态例数)/总例数X100%。(2)患者重度暴力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对比。重度暴力发生率=(破坏物品例数+主动攻击行为例数)/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度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度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中度暴力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对比比较[n(%)]

组别

n

拒绝
住院

主动语言
性攻击

过于挑剔
/ 激动

时刻处于
警觉状态

中度暴力行为
发生率(%)

观察组

45

2

2

1

1

6(12.00%)

对照组

45

4

6

3

2

15(30.00%)

X2

5.031

P

0.025

2.2 两组患者重度暴力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重度暴力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重度暴力攻击行为实际发生情况对比比较[n(%)]

组别

n

破坏物品

主动攻

击行为

重度度暴力

行为发生率(%)

观察组

45

3

3

6(13.33%)

对照组

45

8

6

14(31.11%)

X2

4.114

P

0.043

3 讨论

精神病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具有突发性与持久性,因患者精神方面出现异常,导致其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暴力攻击是医院精神病住院科经常出现护理问题,具有突发性与危险性。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突然自杀、毁坏物体、伤害他人、自我伤害等。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严重影响到医护人员以及他人的安全。目前,诱发精神病患者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因素很多,但很难掌控

[3]。为此,在对精神病患者实施治疗时应用有效的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能够提高风险防控水平,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是患者入院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住院精神患者暴力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测评,评测内容包括患者发病史、本次发病情况、主动性、入院后语言和情绪、精神病性症状、药物或酒精依赖程度等方面开展的评估。通过风险评估,护理人员能够根据风险等级将患者划分成不同等级的看护对象。对于风险等级高者给予重点看护,及时观察其行为情绪变化,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加强患者心理疏导与康复治疗,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加快康复速度。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对病情严重者给予约束性看护,有效预防与管控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4]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于精神病患者中实施暴力攻击护理风险评估干预的作用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的防范与干预能力,有效降低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易芸,黄园园,江凤烟,吴逢春.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1):8-10.

[2]王超. 我国精神病抗辩制度的适用、反思与完善[J]. 医学与法学,2023,15(3):75-83.

[3]周细梅. 品管圈活动在促进精神病医院病区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9):193-195.

[4]刘云侠,祝玉玲,赵玉灿. 精神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临床效果观察[J]. 心理月刊,2023,18(2):167-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