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研究和实施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研究和实施策略研究

刘利军

大唐延安发电有限公司 陕西省延安市  727500

摘要:对于火电厂而言,企业应基于环保需求进行思考,减少污水排放环节污染物的总排放量,使其采用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方式,实行脱硫操作并加强对脱硫废水内重金属离子、悬浮物以及溶解固形物等物质的处理,才能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思考,首先简要分析了常见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其次阐述了火电厂实施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相关策略,以期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

引言

随着国家对工业生活活动中污水的排放要求愈发严格,使火电厂亟需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对此,火电厂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加强对废水的处理及再利用,运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降低污水的排放量并提高废水的排放标准,确保火电厂能够做到节水减排,体现出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实现。

一、常见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分析

(一)膜技术

膜技术以特殊的膜材料为主,它可实现对废水中物质的截留、筛选,随着废水的排放,逐渐实现零排放。其中,常见的膜技术包括超滤技术、微滤技术、反渗透技术以及纳滤技术[1]

(二)化学沉淀法

此方法属于传统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它的原理为:在废水内增加化学物质,使其中的金属离子、固体物质能够沉淀,然后,达到除污的目的。同时,工作人员通过化学沉淀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化学药剂的使用效率,加快废水的处理效果,但其容易造成污染物结晶或沉淀,使其中的氢氧化物发生改变[2]

例如:若脱硫废水内的pH值区间在9-10,工作人员在处理脱硫废水时可以增加氢氧化钠的使用,析出废水中的Cd2+、Cr3+及Cu2+等金属离子,就会产生羟化物的沉淀[3]

(三)吸附技术

此技术用作于吸附脱硫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工作人员在操作时,需增加采用特殊材料,让废水中的物质通过化学吸附的方式,附着到材料表面,以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其中,常见的吸附材料包括树脂、活性炭、氧化铁。

(四)低温多效闪蒸浓缩+烟道高温蒸发

工作人员通过多级蒸发器,使液体浓缩到一定浓度,运用烟道在高温条件下实现蒸发。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多功能加热器实行能量转换工作,让电能转换成热能。更可以通过干燥塔的应用,实现对物料中水分的蒸发。

二、火电厂实施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相关策略

(一)制定脱硫废水零排放方案

工作人员应结合火电厂中脱硫废水的水量、水质进行分析,简化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作的流程,使操作者尽可能地实现对脱硫废水的回收利用,适当地执行脱盐处理操作,将其中的固体废物。同时,火电厂通过脱硫废水零排放方案的制定,让工作人员加强对脱硫废水的软化预处理工作,使其将污泥分质处理并进行综合利用,保证硫酸钠及氧化钠等物质能够分离,进而满足火电厂的循环经济要求。

再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避免脱硫废水火毒蒸发结晶。在保证企业月内成本低同时,结合脱硫废水的水量以及水质,掌握其波动情况对废水处理系统所带来的影响。然后,基于系统中各单元、整体的运维情况,灵活地调整水量、水质,从而确保其能够稳定运行。

例如:火电厂实施脱硫废水零排放项目时,应加强对系统的改造及升级,运用蒸汽实现对废水的蒸发结晶,让所得到的盐构成工业盐产品。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加强对脱硫废水的处理,运用软化预处理、膜浓缩处理以及蒸发结晶干燥处理的方式,简化脱硫废水的处理流程。这样,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运用化学沉淀法,实现对废水的处理。并且,工作人员需将废水处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确认为膜强化软化和机械沉降,使其采用去除脱硫废水中悬浮物以及钙镁离子的方式,减少废水中污染物的产生,在保证后端膜运输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加强对分盐的处理,使石灰浆液、工业盐能够被回收利用,让工作人员控制固体废物排放量,从而达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二)调试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

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整合高压反渗透系统、预处理系统并在系统完成调试工作后,方可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

首先,工作人员需增加对高压反渗透系统的关注,加强对其中管式膜系统的反洗,让其实施停机、酸洗、简化流程后,方可共享停机资源,简化系统的逻辑步骤。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增加脱硫废水中的一套,甚至几套管式膜,保证在系统执行碱洗或酸洗工作中不会出现问题,让管式膜系统可正常运行,避免其受到外界干扰因素影响,而出发停机。通过调试逻辑步骤的确认,简化管式膜系统的运维流程。

其次,在预处理系统运维期间,工作人员应增加对其中管式膜三联箱、调节池、碱液加药系统等的关注。让工作人员运用搅拌机试转、满水实验等方式,实现对系统的预处理。这样,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地增加药剂来软化废水,让操作者运用手动配合的方式,完成本次调试。或者,采用手动切换管线的方法,实现对管线动力泵的启停。使操作者运用开关管线动力泵、切换管线阀门等方式,完成联机调试工作。

例如:管式膜系统在制水后,工作人员需第一时间清洗纳滤系统,控制管道内部的压力容器,将冲洗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然后,在确认废水中无明显杂质后,即可停泵。此时,工作人员开启压力容器的端盖,运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容器四周,运用管式膜执行后续的冲洗 操作,在10min之后安装纳滤供水泵,使工作人员可以开启纳滤进水阀,将还原剂计量泵启动,合理地冲洗排放门。这样,其可浸泡纳滤设备并在1h后,排除废水,执行试压操作。在上述操作实施完毕后,工作人员则可增设膜元件,以实现对废水的处理。

(三)实行浓缩处理工艺

当前火电厂脱硫废水的浓缩处理工艺分为膜法浓缩及热法浓缩,其都可以实现火电厂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所以,工作人员应加强对两种主流工艺的分析,从而满足废水处理的零排放要求。

第一,膜法浓缩。工作人员可采用电渗析、高压反渗透及正渗透的方式,利用实现对ED基DTRO之间的比选,结合管道内的进水要求,控制好废水的硬度并运用膜法浓缩的方式,实现对污水的处理。

第二,热法浓缩。此方法在废水处理环节较为常见,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低温多效蒸馏法、机械蒸汽再压缩、多级闪蒸的方式,将浓度达到200000mg/L的浓水TDS进行处理,让工作人员运用浓缩技术来简化低温烟气蒸发浓缩流程,从而将一部分蒸汽引入到风机内,让其作为热源,辅助蒸汽浓缩器的运行。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在脱硫废水经过三联箱后,控制好脱硫废水的蒸发量并适当地增加酸碱再生废水、上清液等的应用,让废水能够引到蒸发浓缩器上,在保证泵运行正常的前提下执行雾化处理操作。同时,工作人员应检查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确认蜗壳及叶轮的状况,让烟气与换热设备相互接触,然后,实行对废水的蒸发、浓缩等操作。这样,操作人员则可将已经处理完的废水,引入主管道中并让废水再次进入主烟道进行蒸发、浓缩处理。由此方式,保证脱硫废水的零排放,让浓缩液也可直接进入末端废水的处理区域,使废水浓缩到8倍-10倍,使再生废水不用进行软化处理,即可满足项目要求。

三、结论

火电厂在生产活动中会消耗大量水资源,所以,其需控制用户水量,采用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手段,让污水能够过滤并重复使用,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降低对环境影响的目的。同时,火电厂在生产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基础原则,采用蒸发结晶处理、预处理及膜浓缩处理工作的相互配合,简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使膜技术、化学沉淀法、吸附技术都能在脱硫废水零排放工作中发挥出其作用,让工作人员制定脱硫废水零排放方案、调试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实行浓缩处理工艺,从而为火电厂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胜虎. 火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研究和实施分析[J]. 仪器仪表用户,2023,30(11):82-86.

[2]高昕玥,范高峰,车得福. 湿法脱硫后烟气和浆液余热回收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1-17.

[3]赵建林. 火电燃煤电厂环保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