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发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新型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发展探究

李罡   李天宇

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陕西西安  710082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18

摘要:在当今社会,教育的作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单单传授知识,而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的社会交往、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教育空间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它的设计同样要结合现代的教育观念来探索。尤其是在中小学建筑中,人们更应该重视和思考其交往空间的设计。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的营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综合素质;中小学建筑;交往空间

一、建筑交往空间中的现代教育观念与作用

现代教育思想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教育观念的认识与运用,对营造的交往空间有着重大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此,对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营造出一种互动的氛围。比如在教室里,我们可以给学生们提供让他们彼此沟通的小桌椅,也可以建立一个共享的屏幕,或者建立一个交互式的会议室。其次,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空间要能刺激学生的创意,让他们在各种情境中发挥创意,并由此得到启发。最后,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营造的交流空间应使学生能自我检视。比如,学生们将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试验与学习,并且以小组进行讨论。同时,在校园交往空间的物质设计中,也要注意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的培养。

1.1教育目标的转变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社会对高素质、高品格、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有很大的需求的。为此,教育部在基础教育阶段作了重大调整。并将学校的课程分为四个大类,分别是基础型课程、研究性课程、实践性体验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在当前阶段,我国所有的中小学都需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本文在分析了某城市小学的教学大纲和课时安排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选修课必修课学时减少等主要趋势。文中提出,要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重点,将校内外各类教育教学资源都整合起来,积极推行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入到每一门课程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

1.2教学方式的革新

教育目的的变化推动了教育方法的改革。在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出了由单一的课堂授课向师生互动、教学所长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在课堂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而教师只是一个指导和辅助的角色。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讨论式教学,个性化学习,信息化教学等,都是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间,新的教学思想注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人格发展创造条件,学习的领域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班级,而是扩展到了教室之外的学习场所。同学们可以按照他们的兴趣,参加一些团体,来推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或者在走廊、平台等公共空间里进行交流讨论,这也是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的一种途径,在这种交流中,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二、中小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模式及问题

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设计要体现原始性、互动性和灵活性。首先,学校的校园交往空间要具有弹性和开放的特点。比如,课堂的设计往往比较简单、封闭,缺少互动、分享和灵活的要素。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交流技巧,还会对他们的创新能力产生制约。其次,许多学校的校园交往空间功能不够丰富。学校里的大教室经常被用来庆祝节日或者爱国主义的主题,而不是用来进行教育的。因此,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四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等,都是千篇一律的设计,缺少创意与个性。近年来,新建的中小学在教学用地布局上呈现出复合化的倾向,强调不同职能的教学组团间的集聚和融合,以核心公共空间为纽带,缩短各个功能间的流线间距,为人群间的相互沟通创造了条件。

三、基于教育理念的中小学建筑交往空间设计方案

为落实现代教育思想上,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应以学生为主体,主动的去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校园交流空间设计构想:一是在课堂设计中要提倡协作与交流。为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沟通,同学们应将教室及活动室布置成一间教室,并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常规课堂可以在开放课堂的时候,把教学资源展示给学生。

其次,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应当是相互影响的。比如,在起居室、沙发、书桌这些共同的平台上,老师与学生可以进行互动,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沟通与互动的目的。还可以建立某些媒体设施,例如共用显示屏、专业演出器材等等。第四,在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中,要体现人性化、多功能性。比如,大堂可以被设计成一个跨学科的、开放的学习场所,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公开的地方进行高雅的学习,也可以进行小组活动。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教育类别和学生的级别,老师们也要创新。

最新修订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指出,新建中小学的建筑面积不能低于67米,而初中和高中建筑的建筑面积必须达到139米。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早早期修建的中小学的教室面积大多在67平方米以上,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大部分的学校的教室都很难满足国家的标准,这主要是因为班级数量太多,大部分都是45-55名学生。近几年,新建中小学的课室面积适度增大,但在一定程度上要控制班级的数量。以厦门五中和厦门双十中学为例,两所学校都拥有70多平方米的教室,40名学生,平均占用空间为1.39平方米;同时,在课室的过道边或课室的背面设置储物箱,与书角相结合。有学者在2010年的研究中提出,每平方米每平方米0.4人以上的课堂密度(小于2.5平方米/人),会使学生更难进行协作,也更容易产生阻碍性。如果每个班级40个学生,那么这个班级的建筑面积应该不少于90平米。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引入,客观上对教学空间的面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课室面积应在目前水平上提高40%~50%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中小学校园交往空间的设计应该是互动的、灵活的、多功能的。校园中的交流空间应能培养同学们的协作与交流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与批判性思考能力。建筑交往空间是中小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设计要密切结合新时期的教学观念、教学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石静雅.中小学校园空间集约化设计探究一以西安 市铁-中湖滨学校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1(18)

[2]王凯旋;袁炯炯.适应选课走班制的高中教学楼空间组合研究[J].中外建筑,2021(01)

[3]梁世奇;张字;张美雁.基于空间尺寸与布局特征的中小学校体量类型化解析[J].建筑与文化,2020(10)

[4]赵帆;李春莹;唐海达.基于相变储能导光板设计的绿色校园节能改造研究[J].江苏建筑,2020(03)

[5]袁朝晖;杨潇.选课走班制"高中教学楼空间模式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3)

[6]金元.新教学模式下的教育建筑空间设计探讨[J].居舍,2019(04)

[7]贾博雅.初级中学教育功能室的创新设计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8(01)

[8]蒋晖.因地制宜的校园综合体一南 京河西新城乐山路小学建筑设计[J].新建筑,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