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之我见

孙肖群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学校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舒家村学校老师

孙肖群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读既是听和说的能力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又是写的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浅要的思考与探析。

关键词:兴趣;朗读;方法;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基本的界定,那就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朗读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因素,不断进行改革试验,把文章情、师生情合二为一,产生情感的共鸣,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结合平时教学实践浅谈一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他们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训练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精心创设优美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想读的愿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我经常讲一些名人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两人都有出色的演讲口才,而朗读是提高演讲能力的基础。2.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抑扬顿挫,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会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要少一些批评,多二些微笑和鼓励,帮助学生们树立能读好的自信心,学生读的兴趣才会高,才会读得精彩。4.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要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引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

    二、明确要求强化实践训练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正确”指的是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读,能读出轻声和儿化韵。朗读的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比较难达到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要读得正确,必须培养孩子认真读书的习惯,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要做到朗读得流利。要做到流利地读,就不能够看一个句子读一个句子,要做到嘴里读这个词的时候,眼睛就看下面一个词以致几个词,嘴里读这句话时,眼睛就看下面一句话。教师可以把这个方法教给孩子,在朗读实践中训练这种技巧。朗读速度要适中,现在有些孩子朗读速度慢,也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流利就是读得快,这样不但容易出错,读完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读的是什么,速度过快过慢都不利于理解内容,这样的毛病必须纠正。在朗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停顿,标点是书面语言组成部分,它表示了句子语气和长短的停顿,所以要能根据标点读出适当的停顿。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理解是朗读的实质,也是朗读的目的,如果朗读得正确、流利,速度也合适,停顿也正确,但读完后不理解内容,等于白读。要让孩子知道语文课的朗读是为了读懂课文,教师听学生读完课文后要提出有关内容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孩子养成读书动脑的习惯。

    三、形式多样训练朗读技巧   

    小学生都好表现自己,喜欢一展身手,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如果把个人读、小组读、上台读、竞赛读、表情朗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人人参与,那么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情高涨,并读得声情并茂,这样学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练习,朗读水平也就更高。个别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及内容掌握情况,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自由读,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自由读就弥补了这一缺憾。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开火车读,是一篇课文由几个同学接着读的方式。教师可指名一个同学读,读到中途没有到一段结束,再指定下一个同学接着读下去。这种读法可唤起同学的注意力,同时充满趣味性。齐读,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齐读可在课的收尾阶段,细心品味课文内容时进行。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前几个自然段都是介绍了北大荒秋天的美丽景色和物产丰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结课文。“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齐读则表达出了学生赞美北大荒、热爱北大荒的心声。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各个部分朗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四、借助电教朗读入情入境

    在朗读教学中借助适当的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如:教《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这样来指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先让学生观看《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动画片,然后让学生戴着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大青蛙的头饰学着动画片中各种动物的样子也来试着表演。通过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大青蛙生动形象的表演,学生好像跟着小蝌蚪经历了一次找妈妈的历程。这样对各种动物的特点加深了进一步认识。实践证明,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任学生吟诵、表演,可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化,也容易使课堂氛围进入高潮。

    朗读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流畅的朗读既有助于培养阅读的基本技能,也有助于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要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罗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种朗读训练方法尝试.教育革新,2005(5).

[2]张立.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中国教师,2006(6).

本文系2022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培计划”背景下苗乡教师培训实践研究》(批准号:ZJGB2022252)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