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1
/ 2

机电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研究

王续

21012319800304323X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促使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感知环境和设备状态,为控制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同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融合使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分布式控制、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控,为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的研究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促使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感知环境和设备状态,为控制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同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融合使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分布式控制、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控,为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的研究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意义

第一,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和精确控制,减少人工干预的需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执行指令,实现高速、连续且精密的操作,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二,保障产品可靠性,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对机械设备和生产过程开展精确的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通过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整,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问题,避免缺陷产生,进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第三,提高安全性,自动化控制可以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和人为错误的发生率,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在高温、高压、有害气体等危险环境中代替人工进行操作,降低了人身伤害和事故发生的风险。第四,节约能源和资源,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对能源的使用进行优化调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第五,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管控。通过集成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实现对设备状态、生产数据和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调整和优化,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2机电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管理

2.1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其作用

为了达到预设的工程机械制造效果,当地政府及企业管理人员应投入适当建设资金,集中化批量采购质量较高的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是针对机械制造加工行业的焊接设备,系统操作使用人员应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及时更新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焊接操作方法,并定期举办相应的技术培训,确保员工进一步掌握机械生产设备的操作技巧和工艺流程后,统筹发挥并充分利用自动化机电技术的使用功能,组织效率有所提升,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运营成本全面降低,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创设最大的经济利益。

2.2保障安全风险

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是一门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学科,涉及多个领域的生命和财产,必须保障安全风险来提高机电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备故障是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实施的重大隐患,应该预防设备故障风险,加强对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高设备的质量和性能,避免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同时,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的隐患和缺陷,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人员伤害是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实施的重大危害,影响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应加强对设备操作和维护的规范、安全,提高设备操作者和维护者的素质和技能,避免人员受到伤害或危害。同时,应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信息泄露是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实施的重大威胁,直接影响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应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和管理,预防信息泄漏风险,避免信息被窃取、篡改、破坏等。同时,应加强对信息的分类和标识,合理控制信息的访问和传播权限,提高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2.3加强技术创新

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提高其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瓶颈,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效果。技术研发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应该加大对该学科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等方面,提高其在国家科技计划和项目中的比重和优先级,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技术研发,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和机制。技术研发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手段,需要有效组织和管理。应该完善领域的技术研发体系,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各类研发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避免重复和浪费,提高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应该加强对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的关注和响应,确保研发方向和目标与实际需求相一致,提高研发效果和效益。技术研发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力量,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和保证。应该培养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研发人才,加强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跨学科人才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才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和保障制度,给予人才充分的成就感、荣誉感、归属感等方面的满足和认可,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系统集成与测试

(1)进行系统硬件的集成在系统集成阶段,各个硬件组件需要被正确地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协调工作的整体。这一过程包括将传感器与执行器连接到控制器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上,确保数据传输和信号控制的顺畅进行。同时,各个硬件组件的供电和电源管理也需要考虑到,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2)进行软件的集成与编程控制算法和其他相关软件需要被集成到控制系统的硬件中,并与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有效的数据交互。软件集成包括将之前开发的控制算法代码和相应的驱动程序与底层控制系统整合在一起。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软件的调试和优化,确保各个功能模块的协调和正确运行。(3)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旨在验证系统是否按照预期的功能开展工作。这一阶段包括对各个控制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检验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表现。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测试系统对温度的精确控制能力;在位置控制系统中,测试系统对位置的准确控制能力。通过功能测试,可以发现并排除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功能性问题。

2.5供电系统的自动化

在机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供电系统运行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在电气及自动化得到深入应用的同时,在计算机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受到了高度关注。与传统的人工干预模式相比,供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能够通过计算和数据分析结果,将最合理的智能技术应用方案筛选出来。然后,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机电工程中,实现机电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机电工程当中,人工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频率最高。无功补偿原理如图2所示。在应用该智能技术时,需要对无功补偿方案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对静止无功、可控串联等补偿器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解,还需要将多个关键器件的协同作用发挥出来,并且在自动化分析各种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找出最适合的无功补偿方案,提高供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水平。

结语

电气及自动化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机电工程的多项生产项目中,提高了机电工程生产作业的有序性,促进了机电工程的信息化发展和智能化发展,提高了机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电气及自动化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相关人员应持续加强电气及自动化的研究与分析,并持续挖掘电气及自动化的应用潜力,进而从技术层面推进机电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予皓.电气及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9):61-63.

[2]李佳荦.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探析[J].科技与创新,2022(19):83-85.

[3]孙超.机电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运用[J].电子质量,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