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堂故事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2
/ 2

低年级数学课堂故事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许雪芳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

【摘要】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它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将故事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上,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将这些知识的内涵进一步挖掘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故事教学法

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刚刚踏入小学课堂,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经常感到厌烦,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尝试插入数学故事,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的魅力,在形成问题意识的同时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以此来达到教学目标,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一、故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故事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型课堂,在此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被知识的讲解和习题的训练所占据,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都很少,而且课堂气氛死板、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的独特魅力,也很难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教师若能在课堂上引入生动、有趣、富有内涵的数学故事,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故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记忆效率和记忆能力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小学阶段的孩子专注力很弱,通常在20分钟左右。把故事和情景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藏在故事里,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无形中,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根据美国米歇尔教授的“在叙述中进行记忆训练”的理论,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故事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二、低年级数学课堂故事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一)课前引入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导人环节中引入趣味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状态,为后续课堂知识教学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带来《尼罗河涨水后圈地》的小故事。

四千年前,坐落在尼罗河旁的古埃及文明璀璨辉煌。尼罗河是埃及人的母亲河,可是每到七八月份的雨季,尼罗河总是发脾气。这不,尼罗河又涨起了洪水,冲毁了庄稼,冲走了牲畜。等洪水退去,村民们因为土地问题争执了起来。原来凶猛的洪水冲走了原先划定的分界标记,村民们为争夺土地而陷入分歧。这时,村长走了过来,给大家每人拿来了一根长绳子,告诉大家绳子围住的区域就是自家种粮的区域,村民们都忙碌了起来,摆出了不同的图形(大屏幕展示),开始播种施肥,村子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小朋友们认识其中的哪些图形呢?你知道怎样围才能让绳子圈出的面积最大吗?

“认识图形(二)”是小学数学图形几何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密切相关,在课堂伊始,教师用《尼罗河涨水后圈地》的故事来呈现本课的主题,并在故事中设置悬念,插入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故事讲述后教师直接使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的图形,使学生初步对图形特征建立起直观的感知和抽象的概括,为学生后续逐步通过数学学习把握图形本质开了一个好头。

(二)课上穿插故事,传递数学价值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有限,长时间的教学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可以每10-15分钟左右为学生穿插一个小故事,既能为课堂增色,也可以通过故事来引导学生品悟数学价值。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首次接触到了“+”与“-”,这两个符号由施蒂费尔首次使用,但它们真正传播开来的是数学家韦达。在课堂上,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完“+”“-”的含义后,可以为他们讲述一个与韦达有关的小故事。

韦达1540年出生在法国东部的韦特奈。年轻时,韦达并不是专职的数学家,而是以律师的身份在法国议会工作,但在工作之余的时间他将自己近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数学的研究上,最终成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韦达参与了当时法国与西班牙的战争,法国每次都能提前洞悉西班牙军队的动向,在军事上总能先发制人,不到两年的时间,西班牙就败给了法国。西班牙对这场战争的失利异常恼火,并指责法国人在战争中使用了“魔法”。其实,是韦达用自己深厚的数学功底,成功破译了西班牙人的军事密码,为祖国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他是当之无愧的法国民族英雄。在教学的间隙,教师穿插数学家韦达的小故事,起到了润滑剂的效果,学生们得以调整状态,以更好的姿态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同时,韦达的故事还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认识到数学不只是枯燥的数字,它还能影响并改变人类历史的走向。

(三)课后呈现故事,深化知识理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为学生呈现数学故事,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升华学生的数学认知。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在班级群中上传数学史上克和千克被采用的小故事——克和千克均是常见的质量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科学院制定了克与千克的标准,将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摄氏度时的质量确定为千克,并使用铂铱合金制作了原器。很快,克和千克便被推广开来,成了全球公认的质量单位,有了统一的单位标准,不同国家的贸易交往变得更加快捷与方便。经过200多年的洗礼,存放在法国巴黎郊外戒备森严的金库中的铂铱合金原器已经逐渐磨损,误差增大。因此,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的科学家一起使用纯硅材料耗巨资建造了一个新的完美球体,质量无限接近于1千克,据传,这个纯硅球体即便经过上千年,也不会有任何损耗。

这个数学史小故事,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单位的价值以及统一单位的意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近两百年来科学的进步,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欲望。

三、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的初期,特别是在低年级,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这一点至关重要。故事可以成为数学教师的有效辅助工具,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文化性和娱乐性,它可以装点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选择好时机,引入迷人且充满童趣的故事,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思敏.故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17):104-106.

[2] 赵爽.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数学广角田忌赛马"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 2023(8):73-75.

[3] 吴海艳,梁宇.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教育, 2023(4):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