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比较中西方教育方法异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基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比较中西方教育方法异同

蒲东芳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重庆沙坪坝 400031)

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历史中的两颗闪耀的明星,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是世界思想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两位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他们在各自的时代,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又相互取长补短。本文将以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为基础,从背景、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等方面出发来探讨中西方教育方法的异同,以及对我们当代教育的启示,从而拓宽教育视野,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传承我国教育方法的优良,吸收国外教育方法的精华,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民发展。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启发式教育;产婆术;教育方法

1 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1.1 以“仁”为核心的人文教育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和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处,他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融入教育之中,以仁的思想提高个体道德品质,让学生以“仁”之心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培养学生拥护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乐于助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有用之人。

1.2 以“启”为核心的引导教育思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认为,要让学生达到“愤”之时,教师才能在关键的地方指点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有很大的收获,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如果发现学生都不思考,甚至都没有想要知道答案的欲望,教师就不要给学生讲新的知识。在学生对知识有兴趣并且自己主动思考之后,如果想要表达出来自己的意思,但又找不到恰当的词语,组织不好语言,造成学生自己十分着急。如果不是这样的状况下,教师不要告诉学生,也不要教学生应该怎样去清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

1.3 以“慎”为核心的严谨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教育学生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求学,营造严谨学风,正确对待自己对待知识的掌握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应该是教育所主张的和学习知识应有的智慧。无论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还是在学习过程中,都要秉持严密谨慎、严格细致的思想。

2 苏格拉底及其教育思想

2.1 主张“产婆术”的教育思想

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在讲学中形成的教学方法,他主张教学并不是把学生所应该知道的知识和道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该从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和常识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物为引子,通过师生间的谈话、提问、讨论等方式来让学生知道已有认知中的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心,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答案,获得真理。产婆术以学生为教育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要独立思考,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从多个维,辨证地、具体地看待问题而非绝对地、笼统地对某个问题下结论。

2.2 “自知其无知”的教育思想

在苏格拉底看来,知道自己无知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而不是那些自称自己有智慧的人。他指出,有智慧的人也只是在自己的特长方面,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智慧,如果一旦超出这一范围,可能就会变为愚蠢。这一教育思想明确了教师在教育以及教学方面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和态度。作为教育者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局限,从而不断提升自我。

2.3 “美德即知识”的教育思想

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美德的获得与教育具有重要的联系。他说:“假如美德就是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教育的结果。通过教育,人对自身才会有更明确的认识,才能获得善的知识,从而成为具有美好德行的人。他提出了道德知识和道德品质之间的依赖关系,否定了希腊传统中认为道德天赋的旧观念,为民主政治的建立起到了拥护的作用,并突出强调了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强调了知识教育在道德中形成的重要功能,推动近代教育的进步。

3中外教育方法之相同点

3.1 都重视问答式教学法

无论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亦或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式教学法在中西方都受到广泛的欢迎,这种方法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无论是中国的课堂,还是西方国家的课堂上,老师都希望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畅想欲言,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3.2 都倡导启发式教学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非常重视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生掌握知识应该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从中有所发现并最终内化的过程。国内外教师都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孔子提出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时机,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引导之下,及时施教。在这一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如果出现需要教师解答的关键性问题时,教师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解决问题后获得成就感。

4 中外教育方法之不同点

4.1 教育方法后所倡导的理念不同

尽管孔子和苏格拉底都认同教育的社会价值以及个人价值,并且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去改变社会现状,构建和谐社会。但孔子注重人的价值观的培养,注重统治者“仁”的道德修养,并希望通过政治手段使伦理纲常固定化。培养而苏格拉底侧重培养人的思辨性,注重培养个体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使个体掌握真正永恒且能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4.2 教学活动中主体不同

苏格拉底与孔子都倡导启发式教学,但他们诱导学生的方式又有差异。在孔子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通过判断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以及到达哪个层级,然后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去选择适当的内容,以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发展,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去探究。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则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问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老师再帮助学生总结,让学生逐步获得一些概念,并让学生对自己现在已有的概念和知识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的,缺乏一定的自主性。

  1. 结语

中外教育方法虽然差异比较大,但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都没有优劣之分。在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中,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屹立不倒,对于今天的教育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他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当今的教育也更因材施教。同时,尽管国内外教育方法与教育思想存在差异,但教育的发展更应该吸收东西方特色,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有利于世界之发展,人类文明之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绍勇.关于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跨时空讨论[J].今古文创,2022(05):123-125.

[2]张依.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教学比较研究[J].长江丛刊,2020(17):164+166.关若村,于秀丽.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J].经济师,2019(07):236-237.

[3]韩世豪.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北方文学,2018(17):141.

[4]朱智斌,杨伟东.孔子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助产术之比较[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01):143-148.

[5]郑明月.浅谈苏格拉底“产婆术”对当今教学的启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1):52-53.

[6]张天琦.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吉林大学,2017.

[7]何灶. 教育中的对话传统及其现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18.

[8]杨璇,徐迎春.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综述[J].智库时代,2017(15):200-201.

[9]石尧,邢红军,袁光秀.论中学教学研究的内涵、层级与改进[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