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非酶抗氧化物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8
/ 3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非酶抗氧化物的相关性研究

高洁            孔伶俐(通讯作者)

青岛大学266000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276000

摘要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功能与非酶抗氧化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将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健康体检人群分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及非酶抗氧化物检查,对其进行比较,并分析认知功能总应答数与非酶抗氧化物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各项DBIL、TBIL、ALB、UA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总应答数评分与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成正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胆红素、总胆红素和尿酸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关,非酶抗氧化物的水平浓度降低可能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有关。

关键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非酶抗氧化物;相关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s in stab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Methods: In this study, 50 patients of 50 stab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dmitted from May 2020 to May 2022 were taken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stab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evaluated th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 examination, and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s. Results: The DBIL, TBIL, ALB and U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cognitive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P <0.05); Pearson's correlation showed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cognitive responses scor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schizophrenia (p<0.05). Conclusion: Plasma albumin, bilirubin, total bilirubin and uric acid in stable schizophrenia are related to their 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e reduced concentration of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s may be related to the pathogenesi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stable schizophrenia.

Key words: stable schizophrenia; cognitive function; non-enzymatic antioxidant; correlation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无法与他人交流,以及进行正常生活[1]。因此,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社会能力与基本认知技能之间存在重要关系,而社会能力与更高层次认知技能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密切。在非酶类抗氧化物中,最重要指标是尿酸、胆红素和白蛋白。尿酸可以通过螯合过氧化亚硝酸盐和铁离子来缓解氧化应激,而总胆红素和白蛋白则可以利用铜离子螯合剂有效清除自由基,从而实现出色的抗氧化能力。在精神分裂症的稳定期,非酶类抗氧化物的水平会升高,并可能导致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2]。本研究将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认知功能与非酶抗氧化物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对象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40~52岁,平均年龄(45.62±3.62)岁。将健康体检人群分为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2~54岁,平均年龄(46.27±3.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纳排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既往存在病情发作史及住院史;②入院前停用药物治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③由家属或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存在一定依从性。

1.2.2排除标准:①存在肝肾功能严重损伤的患者;②存在感染性疾病、冠脉综合征;③入院前服用抗氧化剂、抗精神病药物。

1.3方法

两组均在早晨空腹时抽取5毫升静脉血,用酶联吸附剂免疫测定法测定非酶抗氧化剂的水平。两组患者评估认知功能采用威斯康星卡片进行评估。

1.4观察指标

1.4.1比较两组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非酶类抗氧化物包括①直接胆红素(DBIL,μmol/L);②总胆红素(TBIL,μmol/L);③白蛋白(ALB,g/L);④尿酸(UA,μmol/L)。

1.4.2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水平。认知功能包括:以威斯康星卡分级试验为基础,分别由1位非本研究的精神病医师独立完成,评估内容分为①总应答数(0~128);②正确应答数(0~5);③完成分类数(0~6) 3项,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

1.4.3对非酶类抗氧化物与认知功能总应答数进行相关性分析。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 SPSS21.0。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关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非酶类抗氧化物

观察组各项DBIL、TBIL、ALB、UA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非酶类抗氧化物(±s)

组别

例数

DBIL(μmol/L)

TBIL(μmol/L)

ALB(g/L)

UA(μmol/L)

观察组

50

3.06±1.28

12.13±6.53

39.32±3.13

350.69±90.52

对照组

50

2.03±1.12

8.26±3.54

37.33±3.42

259.82±74.27

t值

4.282

3.684

3.035

5.488

P值

<0.001

<0.001

0.003

<0.001



 

2.2认知功能

观察组认知功能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总应答数

正确应答数

完成分类数

观察组

50

75.39±8.21

39.62±3.25

4.24±0.53

对照组

50

80.69±7.02

42.56±3.25

5.18±0.32

t值

3.469

4.523

10.736

P值

0.001

<0.001

<0.001

2.3非酶类抗氧化物与认知功能总应答数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显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总应答数评分与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成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非酶类抗氧化物与认知功能总应答数的相关性分析

指标

r值

P值

DBIL

0.623

<0.001

TBIL

0.534

<0.001

ALB

0.385

<0.001

UA

0.421

<0.00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致残率和复发率高,常伴有社会和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该病的免疫功能紊乱与患者体内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的异常密切相关,致使该病发生、发展,并且有可能伴发精神症状[3]

非酶类抗氧化物在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脂溶性抗氧化剂、水溶性抗氧化剂和蛋白质抗氧化物[4]。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辅酶Q和类固醇激素是常见的脂溶性抗氧化物。维生素C、谷胱甘肽、尿酸和色氨酸代谢物是水溶性抗氧化物。白蛋白、胆红素和氧化胆红素代谢物属于蛋白质抗氧化物。其中,白蛋白、尿酸和维生素C是最重要的抗氧化剂,因为它们在血液中的含量很高。

血清白蛋白是一种与压力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已被证明与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密切相关。在高危人群中,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高危人群[6]。虽然白蛋白是吸收活性氧的一个重要目标,但白蛋白水平的下降预示着其抗氧化能力和对精神分裂症的保护作用会下降。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有研究对稳定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氧化剂尿酸水平进行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尿酸水平相对于健康人群有明显下降,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尿酸下降变化与患者总抗氧化活性的状态呈显著正相关[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各项DBIL、TBIL、ALB、UA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发病初期,并可能伴随整个病程。有相关研究中,发现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认知和社会认知水平仍低于正常人群,这与本次研究中的结果一致[6]。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认知功能总分及分正确应答、完成分类数得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

Pearson相关性显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成正相关,(P<0.05)。提示当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得分越低,其血清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上升,这可能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有关: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如果人体内产生过多的自由基,或者是自身清除不够充分,就会导致体内自由基堆积,引发氧化损伤的氧化应激反应,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会对脑血管的血流产生影响,还会使脂质过氧化、核酸DNA损伤、蛋白质变性、酶失活、细胞膜破坏、细胞崩解,导致神经功能受损[7]。当抗氧剂和自由基的稳态被打破时,线粒体膜被脂质过氧化,其结构被破坏,造成线粒体功能下降,呼吸链断裂,进而加重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引起脑内微循环障碍。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会引发神经血管单元炎性反应及水通道蛋白表达异常,进而损伤血脑屏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认知功能损害[8]

综上所述,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胆红素、总胆红素和尿酸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关,非酶抗氧化物的水平浓度降低可能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有关。

参考文献

[1]王娟.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促炎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09):1290-1292.

[2]陈蓉,于玲,侯鑫等.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炎症因子水平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C]//中国免疫学会.第十四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第十四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21:80.

[3]陈声云,刘雅茜,张桂灿等.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05):904-909.

[4]田韶辉.精神分裂症急性期脂代谢、非酶抗氧化物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9):96-97.

[5]徐晓燕,彭光海,范洁等.稳定期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特征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7):4206-4208.

[6]陈声云,张可,夏晓伟等.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06):930-937.

[7]张颖,王若梅,李刚.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情绪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1):143-147.

[8] 冯薇,贾强,谭淑平,等.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28(11):98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