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稳定精神分裂患者采用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稳定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皆采用常规方法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下施加心理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为(82±4.3)分,治疗后为(71±3.5)分;对照组治疗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为(82±4.7)分,治疗后为(78±4.1)分。结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秀于对照组,在精神分裂患者稳定采用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语言行为能力。

  • 标签: 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稳定患者的影响。方法用双色球自由抽取法作为分组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系统性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精神症状、自我感受负担、病耻感、社会功能缺陷、个人社会行为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个人社会行为状态、生活质量分值比对照组显著更高,自我感受负担、病耻感及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分值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将系统性心理护理应用在精神分裂稳定患者的护理之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精神症状的改变,调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系统性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稳定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精神分裂发病率约为7%-13%,且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8年,我国登记的精神分裂患者数量大约500万。然而,说起精神分裂,很多人并不了解,不利于该病的临床诊治。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精神分裂,更全面的认识一些精神分裂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慢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稳定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的社会适应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稳定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康复护理,应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测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MRSS、SDS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功能,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康复护理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 社会适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稳定精神分裂患者实施正念减压联合团体绘画的效果。方法:遴选医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72稳定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36例)、试验组(36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试验组正念减压联合团体绘画干预,分析两组阴性症状、生活质量。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试验组Spiter评分较高,阴性症状评分较低,差异存在价值(P<0.05)。结论:对稳定精神分裂患者实施正念减压联合团体绘画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阴性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正念减压 团体绘画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在精神分裂稳定应用后相关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稳定患者84例纳入到2021年8月开展的相关护理研究中,闭环时间为2022年8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单一用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将其分为2组,一组采用减量治疗方法,称为研究组;另一组采用维持药物剂量治疗,视为参照组,统计相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阴性症状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在精神分裂稳定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副反应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稳定期 抗精神病药物 减少 症状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进行临床实践治疗。结论利培酮、奥氮平、奋乃静、氟哌啶醇、氯丙嗪、舒必利等治疗老年精神分裂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 标签: 老年精神分裂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