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初中历史教学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策略

菅秀秀

禹城市齐鲁中学 山东 禹城市 251200

[摘要]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 其知识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一、引言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许多创新型事物层出不穷,旧有的规则和秩序也在不断更新进步,社会在千变万化的外衣笼罩之下,仍然存在着许多积沉已久的固执难题。在教育领域中,学生从来都是学习和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教学便不能称之为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当作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推上教学活动的舞台。当前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学方式较为传统,通常是单向教学。学生在学习时呈现出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缺乏主体意识。而历史这门学科属于文学学科,学习的内容多为历史和人文知识。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若是一味地使用灌输式教学,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会显著降低。一味地使用这种方法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长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主体地位越发显著。虽然能够有效把握教学进度,但是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就需要着眼于全局去考量,反思教学行为。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及其价值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从教学方面来看主要包括“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教育培养目标的主体性”这两种。其中“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习而表现出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等特质,学生不是作为教师授课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又有一个概念叫做“学习者中心”,它是一种教育的哲学或理念,渗透于课程的各个环节,从课程计划到课程实施,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任何单一角度的理解都无以囊括它丰富的内涵。教育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是指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逐渐形成了正确的观念,包括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价值观等等,进而具备正确观察思考问题的主体能力。初中历史课程是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历史课程中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可以使其“正确认识外界、认识自身、认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人生意义,形成实现历史责任和人生理想的价值目标和实践能力,成为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社会历史活动主体。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2011年版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全新要求,在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上做出了新的变化。随着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对中国青少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中国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不断砥砺前行的坚实动力。新时代中国青少年背负着时代的责任担当,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发力”,双减政策、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等均在新课标中得到重点关注和落实,在此时代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得到长足发展。

三、初中历史课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

(一)注重对学生学情的把握

由于历史课堂相较于其他学科拥有更具优势的德育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学情进行分析、以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作为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出发点,以此“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坚持树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理念,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同时科学合理的引导方法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使其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面对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答错这一现象,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可能出现的心理波动,以正面有效的方式去引导鼓励学生,坚决抵制嘲讽甚至人身攻击学生等一系列打击学生课堂主动性的行为。

(二)创新历史授课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授课方式。通过图片的观看能够活灵活现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如讲《五四运动》这一课,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分别为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事实;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以及历史影响;感受五四青年的爱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本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五四运动从爆发到扩大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意义,难点是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教师可以分阶段进行讲解,第一阶段是天安门集会、火烧赵家楼、北洋政府镇压学生运动,最终掀起全国性的罢课浪潮。第二阶段是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三罢斗争以及人民联合斗争,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本上的图片将这些阶段进行串联,通过为学生讲述两个阶段的经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最终选择代表进行发言。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具有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教师应当设计问题情境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探讨之中,接受历史知识。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图片的形式培养学生左图右史的学习习惯,接着也可以将五四运动的过程进行简单的总结,通过这种比较学习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引导学生分析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而五四运动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开端,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历史。

(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学法与教法的结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心理学分析表明:在学习兴趣引导下进行知识学习的学生比普通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能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形式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多媒体教学一大优点就是信息大,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而丰富多彩的图片或者视频可以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将精力集中,同时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楚地对难以了解的、晦涩难懂的内容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便学生更好的习得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 何永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2020(32):172.

[2] 吴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探究 [J].新课程,2020,(2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