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冬期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保证措施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高原冬期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保证措施实践

杨永超  

西北电力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一、项目概况

国能大柴旦光伏1000MWp源网荷储清洁供暖一期500MWp光伏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大柴旦行委马海村的东北侧海拔3000m

光伏场址总面积约813公顷,规划装机容量1000MWp,本工程为一期工程,拟建光伏装机容量500MWp光伏支架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钢管地锚灌注桩),规格为:孔径φ200mm,孔深1.6m,桩身混凝土标号C40F200。光伏支架桩基础设计总量约30万根,每根桩混凝土消耗量约0.05m³。工程区标准冻土深度1.25m,最大冻土深度1.63m。自建搅拌站提供混凝土。             

二、现状调查

1.通过2021115日至1115日连续11天的混凝凝土入模温度以及气温、拌合水温等数据进行了连续监测。其中每天分四个时段,即9:0012:0015:0018:00分别连续测量3车混凝土入模温度。日均气温和(拌合)水温为当天均值。汇总整理结果如下:

混凝土入模温度调查表

2.规范要求的混凝土入模温度为不低于5,按照入模温度不低于5为合格标准计算入模温度合格率,橙色数据为不合格样本。

           合格率=1-不合格样本/样本总数

=1-29/132

                 =78.1%

3.如果以规范为基准并留有一定余量(+1.5摄氏度),设定入模温度不低于6.5,则不合格样本为橙色数据加上黄色数据。

              合格率=1-40/132=69.6%

4.分析:通过观察表格,对不合格点位分析,可定性得出结论:

      (1)第一类不合格点位集中在所有被调查日期的第12罐混凝土,即9:00的第一、二罐混凝土(两纵)。

      (2)第二类不合格点位集中于某天全天,如1110日和1114日(两横)。

      (3)除去第一类和第二类不合格点位外,其他不合格点位只有2个。通过数据判断,症结较为集中,可通过改进工艺等方法消除症结,改进目标值。

三、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一)选取目标

1.为确保冬期施工混凝土质量,必须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规范要求的5。考虑到当地高原气候,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误差,留有一定裕度。初步选取一个比规范偏保守的入模温度:6.5为合格标准。

2.混凝土入模温度是混凝土质量的硬指标,如果入模温度不合格则应整车混凝土做报废处理,损失较大,因此选取其入模温度合格率目标为97%

(二)可行性分析

1.小组有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和先进的器具,也有充足的经费支持;

2.小组成员成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3.小组得到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又有总承包单位的全力配合,该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对各参建方均能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4.测算分析:通过分析表3的数据,初步得出的两类不合格点分布比较集中,存在较强规律,因此定性推测不合格样本的症结比较集中,倘能找出末端原因并加以解决,则预测活动后合格率为:

       预测合格率=1-2/132=98%

综合以上四方面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混凝土入模温度合格率97%的目标可以实现。

三、原因分析

     确定目标后,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结合现场调查数据,采用头脑风暴法,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针对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合格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第一类和第二类不合格问题。绘制了因果关系图,如图2

1 因果关系图

四、确定主要原因

序号

末端原因

判断方式

确认内容

1

未进行技术交底

调查分析

检查现场作业人员是否了解相关技术要求,是否有交底记录。

2

管理监督不到位

调查分析

管理人员是否进行了管理行为,检查施工日志和资料确认是否有管理痕迹。

3

砼车罐体保温不符合要求

调查分析

现场确认砼车罐体是否按要求做了保温。

4

砼站设备管道无保温和伴热

调查分析

检查设备管道主要运输骨料等是否保温、是否有电伴热。

5

砼运输时间过长

现场测量

测量砼从出料到浇筑完的平均时间和最长时间,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6

未对砼车罐预热

现场测量

试验

现场确认砼车每天开始工作前是否对砼车罐预热,并通过试验评价该末端原因的影响程度。

●7

未对砼站搅拌设备预热

现场测量

试验

现场确认搅拌站搅拌罐每天开始工作前是否对罐体预热,并通过试验评价该末端原因的影响程度。

序号

末端原因

判断方式

确认内容

8

大风导致砼温度降低快

调查分析

现场测量

现场测量砼出罐车后,至浇筑完成的温度降低,并评价分析该末端原因的影响程度。

9

环境温度低

现场测量

调查分析

测量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并评价该原因的影响程度。

10

测量器具未检定

调查分析

检查测量器具是否检定有效,并做对比试验。确认仪器误差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11

未对测量人员培训

调查分析

调查测量人员的培训记录,现场确认其测量方法。

12

锅炉额定出力不足

调查分析

现场调查锅炉额定出力是否满足循环水加热要求。通过试验,确认其最大出力时拌合水的最高温。

●13

未确定水温目标值,未制定和执行水温保证措施

调查分析

试验

检查是否有相关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说明,是否有明确的水温保证措施,调查司炉工是否掌握相关要求。

14

未对原材料覆盖保温

调查分析

检查原材料是否已做覆盖,并评价其影响程度。

15

未对(除拌合水外)原材料预热

调查分析

检查原材是否经预热,是否有冰渣。并评价其影响程度。

四、制订对策

通过要因确认,课题小组共确定了3条要因。针对这3条要因,课题小组按5W1H原则,制定了对策,如2(对策表)。

2 对策表

序号

主要原因

对策(what)

目标(why)

措施(how)

地点(where)

完成时间(when)

负责人(who)

1

未对砼车罐体预热

每天上午对砼车罐体用热水冲洗预热

提高砼车罐体初始温度至5℃以上。

1.制订砼车罐体每天使用前预热的制度,由技术员对罐体预热流程进行书面和技术交底。2.使用热水对其进行冲洗预热,罐内温度达到5℃以上为合格。3.由监理对冲洗结果确认。

砼站

2021.12.08

高晓东

陈斌

2

未对砼站搅拌设备预热

每天上午开工前对搅拌站设备用热水冲洗预热。

提高砼站设备初始温度,尤其是搅拌罐温度至8℃以上。

1.制订搅拌设备每天首次使用前预热制度,由技术员对搅拌设备预热流程进行书面和技术交底。2.使用热水对设备,尤其是搅拌罐罐体进行预热,冲洗放出的水温达到8℃为合格。3.由监理对冲洗结果进行确认。

砼站

2021.12.15

田超

田珍珍

3

未确定水温目标值,未制定和执行水温保证措施

制订拌合水的温度控制措施

保证拌合水温全天保持在35℃以上。

1.制定《冬期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工艺控制措施》,确定混凝土拌合水水温的合格标准为35℃。2.技术员对司炉工和搅拌站操作人员进行技术面和口头技术交底。3.由监理对拌合水温度进行确认。

会议室

砼站

2021.12.18

田超

彭翼

1


五、按对策实施

(一)对策实施一:未对砼车罐体预热

措施1.制订砼车罐体每天使用前预热的制度,由技术员对罐体预热流程进行书面和技术交底。

    措施2.使用热水对其进行冲洗预热,罐内温度达到5以上为合格,一般用35热水冲洗2~3次即合格。

    措施3.由监理对冲洗结果确认,合格后罐车投运。

实施效果一:砼车罐体初始度从-6上升至5

(二)对策实施二:未对砼站搅拌设备预热

措施1.制订搅拌设备每天首次使用前预热制度,由技术员对搅拌设备预热流程进行书面和技术交底。

  措施2.使用热水对设备,尤其是搅拌罐罐体进行预热,冲洗放出的水温达到8为合格,一般用35~40热水冲洗2次即合格。

  措施3.由监理对冲洗结果进行确认,合格后开始生产混凝土。

实施效果二:混凝土搅拌罐冲洗水出水温度从1上升到8

(三)对策实施三 未确定水温目标值,未制定和执行水温保证措施

措施1.制定《冬期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工艺控制措施》,确定混凝土拌合水水温的合格标准为35

  措施2.技术员对司炉工和搅拌站操作人员进行技术面和口头技术交底。

  措施3.由监理对拌合水温度进行测量,合格后投入使用。

  实施效果三:拌合水温度从20~33稳定上升到35以上,混凝土出料温度从5~8稳定上升到11以上。

六、效果检查

(一)效果调查

1.对策实施后,小组于125日至1215日,对现场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了调查统计,汇总情况见表2(混凝土入模温度效果检查表)。

2混凝土入模温度效果检查表

2.上表显示,和表3相比,125日至1215日,其环境温更低,但混凝土入模温度只有两个样本点未达到6.5,其他均达到了6.5。并且其他日期的混凝土温度明显提高

                         合格率=1-2/132=98.4%

(二)经济效益

      课题小组活动结束直至冬期施工结束,累计完成桩基础浇筑10万根,由于提高了混凝土入模温度,降低了混凝土报废率,降低了成本。

  节省成本费用=(活动后合格率-活动前合格率)×10万根混凝土方量×混凝土每方单价-小组活动费用-增加的措施成本费

=98.4%-69.6%×100000×0.05×700-13000-310000

              =68.5万元。    

(三)社会效益

1.通过本次课题活动,保证了混凝土冬期施工质量,得到了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的肯定和好评,提高了企业信誉,树立了企业形象。

2.本次活动为国能大柴旦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创国优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同类型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七、活动总结

1.通过课题活动的开展,项目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质量意识提高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学会利用科学的管理办法进行质量管理与改进。

2.小组成员认为有计划的开展课题活动,是提高工程质量行之有效的途径,增强了小组成员抓好工程质量的信心,同时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小组成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6大方面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3.小组成员掌握了课题工具的运用,找到了通过要因确认、对策实施等流程去解决问题的途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