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SDS与SAS评分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心理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SDS与SAS评分影响分析

 王晓媛   

南京市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6

 【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辅以心理护理,对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纳选对象为在消毒供应中心就职的17例护理人员,时间选取2023.01~2023.12,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作两组,将2023.01~2023.06行常规护理组设为对照组,将2023.07~2023.12行心理护理组设为观察组,分析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以心理护理干预后,护理人员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建议推广。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心理状态;满意度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提供可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科室,是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控制有着密切关联,再加上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逐渐发展成集护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易对护理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故而积极明确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针对所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改进则显得至关重要[1-2]。此试验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在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纳入者均为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纳入总数17例,分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年龄最低与最高对应35岁和55岁,平均45.79±4.32岁;性别男女数量对应1例和16例;工龄最短和最长对应6年和30年,平均20.25±1.18年。组间各项资料无差异,可比对,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根据科室工作规程,对可复用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确保基础工作的准确无误;加强服务态度,注重无菌操作和有意识的管理。观察组则加用心理护理,内容有:(1)合理安排科室工作,在排班期间需充分考虑护理人员意见,以弹性排班结合自我排班方法,为其创造良好工作氛围;(2)积极营造出良好工作环境,因科室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因其需长期与化学制剂、锐器以及污染物品相接触,且处在高温环境、空气污染、噪音等高度风险内展开繁忙复杂工作,护理人员需要承受较大心理压力,因此为了减轻其心理负担,需创设良好工作环境,如布置一些绿植、在休息室内张贴温馨贴画、字画等,并播放一些舒缓音乐,促使护理人员能够放松身心;(3)重视对护理人员操作水平及个人能力培养,分批次组织其外出进行培训与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学习更多专业知识,以此来提升其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4)打造积极乐观科室氛围,科室管理人员需主动与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掌握其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所遇到问题,并积极帮助其解决,引导大家相互帮助,以此来增强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心理状态,焦虑与抑郁心理,选以SAS/SDS量表,将高于50分和53分判定有不良心理。

1.4数据处理

本次试验涉及数据的处理工具为SPSS 27.0,其中计量(符合正态分布)与计数类资料分别以(x±s)与[n(%)]表示,分别采用t、x2值校对,最终以P<0.05则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干预前2组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比对照组评分低,P<0.05,两组结果差异明显。

1 心理状态x±s

组别

例数

焦虑心理

抑郁心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17

60.38±5.14

43.89±3.14*

62.53±4.16

45.31±3.78*

观察组

17

60.53±5.26

38.45±3.62*

62.24±3.89

40.51±2.46*

t值

-

0.084

4.681

0.210

4.388

P值

-

0.934

0.000

0.835

0.000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重要部门之一,其对于器械的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故而对于护理人员整体要求越来越高,但与医院内其它科室相比较,科室内护理人员易出现心理问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职业压力大;(2)部分医疗器械存在传染性细菌或者病毒,易增加职业暴露风险;(3)长期与各类消毒剂化学药剂等接触,易增加严重神经衰弱综合征,久而久之会引发消极心理;(4)科室工作人员普遍待遇偏低,大多是由临床岗位调度至科室,其学习进修的机会较少,且晋升可能性较低,再加上上级对于护理人员缺乏关怀与指导,易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影响到其心理健康,一旦护理人员出现心理问题,会导致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下降的同时,还会增加安全隐患,引发各类医疗纠纷,故而积极做好护理人员管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3-4]。由此试验的结果可知,干预后在焦虑心理(43.89±3.14分与38.45±3.62分)与抑郁心理(45.31±3.78分与40.51±2.46分)各项心理状态指标上,和对照组的指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0.05,可见实施心理护理能够疏导护理人员不良心理,整体借鉴价值更为理想。分析原因认为:经掌握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支持与帮助,可让护理人员感受到温暖,进而安心投入至工作中,降低差错事件发生风险;经强化管理层后工作人员间沟通力度,听取其意见,既能够使得护理人员个人满足感得到提升,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且还有利于提高部门间协作关系,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水平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5]

总体而言,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工作中,可维持其心理健康,工作积极主动性提高,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淑华, 王凤云, 孙哲等. 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 (14): 164-166.

[2]赵艳华, 秦学君, 明朝.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对睡眠和工作成就感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 50 (03): 536-539.

[3]吴春玲, 陈阿真, 陈美敏等. 心理契约理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 (12): 64-66.

[4]杨文莉, 李艳芳, 王青. 心理干预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 50 (01): 149-152.

[5]仓红兰, 刘三玉, 董翡. 综合心理干预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影响[J]. 心理月刊, 2023, 18 (06): 132-134.
作者简介:姓名:王晓媛,出生:(1973年7月) ,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苏南京,职称:副主任护师,学位:学士。主要研究方向:消毒供应中心及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