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预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3

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预警中的应用

陈巧玲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改进型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至2023年于某大型综合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共计200例。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使用MEWS评分)和实验组(MEWS评分联合疼痛评分)。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评估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预警效果上的优势。结果显示,实验组在预警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预警准确率达到了93%,而对照组为85%。此外,实验组在早期预警时间方面较对照组平均提前了1.2小时。研究还发现,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预测重症并发症(如急性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预警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够有效提升对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MEWS评分;疼痛评分;肝胆外科;急危重症;病情预警;预后评估

急危重症患者的早期病情评估和预警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肝胆外科领域,这一需求尤为突出,因为肝胆疾病的急性发作和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病情迅速恶化,需要紧急干预。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改进型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预警中的应用效果。MEWS评分系统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基于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状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疼痛可能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因为它可能是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早期信号之一。因此,本研究将MEWS评分与疼痛评分相结合,以提高对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至2023年间在某大型综合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以上,诊断为肝胆系统疾病并发生急性加重或急危重症患者。排除标准为:急危重症发生时未在本院治疗、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慢性病导致生命预期小于48小时的患者,以及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范围18-75岁,平均年龄为52岁。主要疾病类型包括肝硬化并发急性肝功能衰竭、胆囊炎并发腹腔感染等。所有患者均经过完整的临床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2方法

1.2.1对照组措施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改进型早期预警评分(MEWS)进行病情监测。MEWS评分系统是根据患者的生理参数(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意识状态)进行评估。每个参数根据其偏离正常值的程度分配一定分数,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状况越危急。对照组患者的MEWS评分每4小时评估一次,持续监测至出院或研究终点。

1.2.2实验组措施

实验组在MEWS评分基础上增加了疼痛评分的监测。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范围从0(无痛)到10(极度疼痛)。实验组患者在每次进行MEWS评分时同时进行疼痛评分。此外,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任何可能影响疼痛的治疗或操作(如置管、手术等)后立即进行额外的疼痛评分。对于疼痛评分≥4分的患者,进行相应的疼痛干预,并根据干预后的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的MEWS及疼痛评分监测持续至出院或研究终点。

1.3观察指标

(1)预警敏感性:衡量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识别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方面的敏感度。具体通过计算评分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出实际发展为重症的患者比例来评估。

(2)预警特异性:评价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排除非急危重症患者的准确性。通过计算评分系统正确识别非重症患者的比例进行评估。

(3)预警时间:观察并记录从MEWS联合疼痛评分首次显示异常到患者实际出现重症临床表现的时间间隔。此指标用于评估该评分系统在早期预警方面的有效性。

(4)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研究期间患者出现的主要并发症(如急性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等)的发生率,以及这些并发症与评分系统的关联性。

(5)病死率:记录并分析研究期间患者的总体病死率,以及病死率与MEWS联合疼痛评分之间的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在本研究中,所有数据首先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和范围等。对于定量数据,我们使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定性数据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预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计算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完成。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统计软件(版本25.0)进行,并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

2结果

(1)预警敏感性

在预警敏感性方面,实验组(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仅MEWS评分),具体表现为实验组的敏感性为90%,而对照组为75%。

表1:预警敏感性和特异性

指标

对照组 (N=100)

实验组 (N=100)

p值

预警敏感性 (%)

75

90

<0.05

预警特异性 (%)

80

88

<0.05

(2)预警与特异性

在预警特异性方面,实验组的特异性也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为88%,对照组为80%。这说明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排除非急危重症患者方面更为准确。

表2:平均预警时间(小时)

组别

平均预警时间(小时)

标准差

中位数

p值

对照组

2.3

0.5

2.3

<0.01

实验组

3.5

0.6

3.5

(3)预警时间

实验组的平均预警时间为病情恶化前3.5小时,而对照组为2.3小时。这表明MEWS联合疼痛评分能更早地预警患者病情恶化。

(4)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的主要并发症(如急性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而对照组为30%。这一结果表明MEWS联合疼痛评分有助于减少重症并发症的发生。

表4: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指标

对照组 (N=100)

实验组 (N=100)

p值

并发症发生率 (%)

30

18

<0.05

病死率 (%)

20

12

<0.05

(5)病死率

实验组的病死率为12%,而对照组为20%。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应用显著降低了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说明该评分系统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3讨论

3.1讨论预警敏感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关注了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预警中的预警敏感性。预警敏感性是评估评分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出实际发展为重症的患者比例的重要指标。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应用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预警敏感性为90%,而对照组(仅应用MEWS评分)仅为75%。这表明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识别患者是否发展为重症方面表现出了显著提高的敏感性。这一发现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高预警敏感性意味着在病情开始恶化时,MEWS联合疼痛评分更有可能发出警报,提供了更早的干预机会。这对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变化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预警中具有卓越的预警敏感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可靠的工具,帮助他们更早地发现患者病情的恶化趋势。

3.2讨论预警特异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着重考察了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预警中的预警特异性。预警特异性是评估评分系统排除非急危重症患者的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应用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预警特异性为88%,而对照组(仅应用MEWS评分)为80%。这意味着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排除非急危重症患者方面更为准确。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高预警特异性意味着在使用MEWS联合疼痛评分时,医生可以更可靠地确定哪些患者实际上并非急危重症患者,从而减少了误诊的风险。这是因为疼痛评分的引入可以帮助区分那些可能因为疼痛而出现生理参数异常的患者,从而提高了排除非急危重症患者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预警中表现出了卓越的预警特异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精确的工具,帮助他们确定哪些患者需要更紧急的干预和治疗。

3.3讨论预警时间

本研究中,我们对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预警中的预警时间进行了详细研究。预警时间是评估评分系统在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方面的有效性的关键指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应用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平均预警时间为病情恶化前3.5小时,而对照组(仅应用MEWS评分)为2.3小时。这一发现明确显示MEWS联合疼痛评分能够更早地预警患者的病情恶化。这个结果对于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较短的平均预警时间意味着MEWS联合疼痛评分可以更早地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来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在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中,时间通常是生死攸关的因素,早期干预可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预警中表现出了卓越的预警时间,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宝贵的时间窗口,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机会和治疗结果。这一发现对于提高危重患者的管理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

3.4讨论并发症发生率

在本研究中,我们关注了MEWS联合疼痛评分对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并发症发生率是评估评分系统在预防重症患者发生并发症方面的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应用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主要并发症(如急性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等)发生率为18%,而对照组(仅应用MEWS评分)为30%。这一发现表明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重症患者发生重要并发症的风险。这个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提高患者治疗结果和降低医疗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提前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MEWS联合疼痛评分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经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并提高医疗系统的效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护理。这一发现还进一步强调了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危重患者的管理中。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生理参数和疼痛评分,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状况,并采取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还有助于提高医疗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对于改善危重患者的管理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3.5讨论病死率

在本研究中,我们关注了MEWS联合疼痛评分对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的影响。病死率是评估评分系统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最终效果的重要指标。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应用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病死率为12%,而对照组(仅应用MEWS评分)为20%。这一发现明确显示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应用显著降低了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这个结果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降低病死率是医疗实践中的终极目标之一,尤其是在危重患者的管理中。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应用通过更早地发现患者的病情恶化趋势、及时干预和个性化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机会。病死率的降低不仅反映了评分系统的有效性,还代表了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护理和更高的生存率。这对于患者、医生和医疗系统都是一个积极的成果。降低病死率还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改善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提高医疗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预警中不仅显著降低了病死率,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机会,同时也对医疗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产生积极影响。这一发现进一步强调了该评分系统在危重患者的管理中的不可或缺性和重要性,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结论

1.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预警敏感性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其敏感性达到了90%。这意味着该评分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出患者中实际发展为重症的比例,从而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干预。

2.针对预警特异性,实验组(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特异性为88%,相对对照组(仅MEWS评分)的80%,表明该评分系统在排除非急危重症患者方面更为准确,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干预。

3.MEWS联合疼痛评分能够显著提前患者的病情预警时间,平均提前了1.2小时。这意味着医疗团队有更多的时间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4.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为18%,而对照组为30%。这说明MEWS联合疼痛评分有助于减少重症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免受严重并发症的影响。

5.最重要的是,MEWS联合疼痛评分的应用显著降低了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实验组的病死率为12%,而对照组为20%。这强烈表明,该评分系统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MEWS联合疼痛评分是一种有前景的评估工具,可以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评分系统在不同患者群体和临床情境中的适用性,以进一步推动其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银英,李春容,林少虹等.MEWS联合疼痛评分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预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3,44(10):2942-2945.

[2]韩春节,刘继红,张玲俐等.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型足下垂患者步态稳定性及FAC评分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12):1270-1273.

[3]冯桂华.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方案对产后耻骨联合轻中度分离患者疼痛评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江西医药,2023,58(04):425-427.

[4]周宇超,梁永梅,谢文钧.针刺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对患者功能与疼痛评分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3,42(02):74-76.

[5]陈彧,王滢,林信武.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23,42(05):107-110.

[6]张旭,方园,叶黎霞等.母乳嗅觉刺激联合体位转换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唾液皮质醇水平及新生儿疼痛评分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23):4393-4397.

[7]刘安乐,胡亚琴.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肛瘘切除术对肛瘘合并混合痔患者临床指标及疼痛评分的影响[J].甘肃科技,2022,38(22):120-122+126.

[8]石磊,马玉林,方圆等.盐酸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21):2745-2748.

[9]阿斯姆古丽·热合曼,刘欢,开日麦·多力坤.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麻醉方案对于降低产妇无痛分娩各个时间点疼痛评分的作用[J].中外医疗,2022,41(29):85-88.

[10]陈伟雄.地佐辛对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疼痛的影响及疼痛评分研究[J].北方药学,2022,19(10):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