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 2

脑梗塞: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王玉萍

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611730

在大脑血管产生堵塞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脑梗塞,导致人体脑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紧接着会产生多种症状表现,比如很多脑梗塞患者存在言语障碍、口歪嘴斜、手脚乏力或麻木、眩晕、平衡失调以及昏迷等症状表现。在相关权威调查研究报告中指出,全世界新发脑梗塞患者有大约1400万人之多,而其中我国新发脑梗塞患者数量有接近600万人之多,占全世界总脑梗塞人数的四成左右,该疾病是引起长期性残疾的重要原因。而在另一部分研究中指出,有八成左右的脑梗塞患者可以通过加强日常生活预防工作、严格控制相关危险因素等途径,以最大化减少脑梗塞危害和负面影响,对降低死亡或残疾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脑梗塞疾病相关状况分析

一般在产生脑梗塞后,往往会存在肢体功能运动障碍问题,在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偏瘫的情况。如果患者的语言功能区出现梗塞,则会导致产生语言功能障碍,如说话含糊不清、丧失正常表达能力,还有可能产生吞咽困难、认知功能障碍、视力水平显著下降等问题,而一旦产生这些异常症状表现,必须尽快采取干预措施。就目前阶段来看,脑梗塞疾病的主要症状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在脑梗塞发病部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患者产生的症状会有明显不同。比如在脑梗塞处于运动功能区,则患者时常存在运动功能障碍问题,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患者的手指活动并不够灵活,难以完成较为精细的日常生活内容;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则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肢体麻木症状表现,甚至会难以正常活动,此时则很有可能产生偏瘫,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二)语言功能障碍

在脑梗塞病发部位处于语言功能区的情况下,患者则会产生语言功能障碍问题。比如在病情比较轻的情况下,仅仅会产生舌头发硬、说话含糊不清等情况,随着病情的好转,这些症状往往会得到明显恢复与改善;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则很有可能出现失语症,如产生运动性失语。在患者病情比较轻的情况下一般会存在语言重复症状表现,如患者会反复说一个字,在病情出现加重表现时,患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将会明显弱化,如出现词语排列异常,导致和人进行沟通交流时存在难以理解的情况。另外在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因为完全性运动失语而导致患者难以正常说话,甚至连声音都难以正常发出来,这种情况就属于十分严重的语言功能障碍问题。

(三)认知功能障碍

在患者产生脑梗塞后,会出现大量脑细胞坏死的情况,此时患者的脑神经处于严重受损状态,便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水平下降、计算能力弱化,在严重情况下会产生痴呆表现,如外出不认识回家的路而导致迷路的情况发生。

(四)吞咽困难

如果患者梗塞出现在吞咽功能区的情况,则会产生明显的吞咽困难情况,比如在饮食过程中时常出现呛咳的现象,这种情况一旦食物进入气管则很有可能产生吸入性肺炎疾病,具有十分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导致患者产生窒息、猝死等。

(五)视力下降

在患者出现脑梗塞的情况下,通常会产生视力下降的症状表现,比如出现视物模糊、偏盲等,甚至会伴发头晕目眩、大脑疼痛等症状表现。

二、脑梗塞的日常生活预防措施探究

(一)戒烟戒酒

在相关数据统计中得知,和不吸烟群体相比之下,具有吸烟史的患者往往会有更高脑梗塞发病风险,这是因为烟草中具有一定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引起患者血管痉挛的异常状况,很有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最终引发脑梗塞。此外在相关研究中已经证实,过量饮酒会导致出现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情况发生,很有可能引发肥胖、高血脂,继而导致脑梗塞风险明显增加。所以对于脑梗塞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戒掉烟酒,对身体健康和疾病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控制高血压

在引发脑梗塞的常见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无疑属于其中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从很多脑梗塞患者群体中可以看到,因为很多患者对治疗高血压疾病的积极性并不高,比如许多患者的早期高血压并没有明显症状表现而未能够重视控制血压,然而在疾病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患者血压水平的上升,很有可能对患者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作用。另外根据CDC相关数据报告了解到,在缺少对高血压的控制管理工作时,这类患者死于脑梗塞的风险往往是血压正常人群的四倍左右。所以建议在脑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预防管理过程中,对于那些存在高血压的患者,必须要严格控制血压水平,能够结合医嘱规律用药以合理减少血压水平,在定期检查中调整血压状况,尤其需要避免熬夜以合理控制血压。

(三)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是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预防管理工作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部分。脑梗塞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饮食的摄入量,日常饮食应当以富含纤维和抗氧化剂的食物为主,多食用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以及低钠低糖食物。另外建议提高对绿叶蔬菜和谷物的摄入量以增加叶酸、维生素B6与B12的补充,通过摄入这些营养素可以有效减少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减少脑梗塞风险以及心脏病发病风险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最后在食物烹饪方式选择方面,最好以蒸煮炖等方式为主,减少炒煎烧烤等烹饪食物方式。

(四)坚持体育锻炼

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以有效保持患者血管健康水平,而经常开展体育锻炼对降低胆固醇、血压水平以及血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还可以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对于大多数脑梗塞患者而言,每天进行2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有利于减轻体重、预防各种因为肥胖而引起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健康体重水平,避免摄入过多含糖饮料。

(五)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此外高胆固醇和高血糖水平也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高胆固醇的情况下会阻塞正常血液流向大脑与心脏,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说,降低胆固醇水平的过程中,指的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甘油三酯,这两项指标水平在上升的过程中均有可能导致脑梗塞风险明显增加,而通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所以在日常饮食当中应当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的植物性食物、减少肉类食物摄入量,对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多食用坚果、鱼类、谷类食物以促进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另外为了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应当减少含糖量过高的食物摄入量,每天晚上应当减少主食摄入、提高蔬菜水果燕麦或全谷物豆类食物的摄入量。

总而言之,脑梗塞疾病的出现对患者正常生活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加强预防管理工作,可以最大化减少脑梗塞所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的发展、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