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1

潮汕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郑旭娟

揭阳市实验中学   广东省  揭阳市  522031

潮汕民俗,异彩纷呈,是一种活着的、流动的历史,透过潮汕民俗,可见潮俗之“不俗”。

一、潮汕民俗中交融着中原文化

学者一般认为,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唐代陈政、陈元光父子自中原南下平定叛乱及后来的“安史之乱”,还有后来宋元交替时期南宋小朝廷,这三个中国历史转折期,是潮汕接纳中华文化最多、古俗积淀最丰厚的时期。历代中原人的南迁入潮,带来了大量璀璨的文化和习俗。如被称为“学佬话”的潮汕话,应是“河洛人”带来的古代河东和洛阳一带正宗的官话;潮汕祠堂及民居人曰“潮汕厝,皇宫起”,建制与工艺与中原皇宫很相似;潮汕清代男女服饰近似于中原地区晋朝的服饰风格;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巧的功夫茶文化,继承了中原士大夫阶层的优哉游哉的生活趣味;潮汕音乐则与唐朝大曲颇为相近。在节日祭祀文化中,潮汕人祭祀的节令(如春社)、祭祀的对象、祭祀的规格等方面都交融着中原文化。比如祭祀对象,潮阳民间至今隆重祭祀着安史之乱时为守河南睢阳城而捐躯的双忠公张巡、许远;又比如榕城破门楼郑的“摆安仔灯”,相传是郑氏家族为了纪念来自中原祖地的祖先而举行的活动。

在不少古代中原文化日渐式微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对封闭、恪守古制的潮汕民俗是古代中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桃花源”。

二、潮汕民俗文化是潮汕人民爱戴英雄、崇尚正义的写照

当代潮汕年轻人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的祖母、母亲每月初一、十五到庙里、宫里祭拜的神灵究竟是谁,某些村子每年一次、或每三年一次、或每十年一次,甚至每十二年一次大规模祭祀的神灵又是谁。如果询问当地有学问的老者,或是翻阅地方志便知道,其实这些“老爷”“大将军”是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或地方清官。比如潮阳东山双忠祠,敬奉着唐代在“安史之乱”时为守睢阳城而捐躯的双忠公张巡、许远,潮阳人民在祭祀他们时可谓万人空巷、极为虔诚;被潮阳人民与双忠公并列祭祀的还有唐代的韩愈、南宋的文天祥。此外,传说当年文天祥及其部下顽强抵抗着元朝军队,在潮阳小北山坡上激战,由于敌不寡众,宋军伤亡惨重,文天祥撤退到海丰被俘,潮阳当地老百姓冒险将小北山坡上的抗元死难将士的遗骸收敛合葬,如今潮阳谷饶镇每十年轮值一次,隆重祭祀着“宋朝大元帅”,即表现出当地百姓对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三、潮汕民俗活动是潮汕人民慎终追远、传承家风的崇高仪式

在潮汕大地,遇清明节或冬至,不管身处何方,潮汕子孙总会赶回家乡,为祖先扫墓、祭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揭阳揭东区玉湖镇马料堂、西门、埔龙三个村子的黄姓子孙,每年秋季总会择吉日隆重祭祀他们共有的“姑婆”。据说,明嘉靖年间,黄贞静父母双亡,与其弟相依为命,后黄贞静出嫁当天,其弟被迎亲队伍挤下臭水沟而哭喊,黄贞静遂决定取消婚约,留在家中抚养其弟长大成人。黄贞静终身未嫁,其弟的子孙后代为了感激其恩德,在其死后为其建了“姑婆祠”,让其配享烟火。再如揭东区曲溪镇龙砂乡,每十二年一次的“企彩凤”,则是为了纪念其先祖——南宋抗元将领江万里而举行的隆重的纪念活动。位于汕头大学后山的庄妈墓,则是潮汕庄氏后人(包括海外的潮汕籍庄姓后人)共同的精神图腾。潮汕人民借这样的纪念活动慎终追远、缅怀先祖、团结族人、传承家风。

四、潮汕民俗文化体现了潮汕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和谐相处的智慧

每逢中秋节,潮汕地区的人们除了祭祀祖先,还会在晚上用时令水果、精美的糕点及纸扎,祭拜“月娘”。再如汕头市牛田洋天港林氏,将月亮和大海视为自己的祖宗——“印月公”“程洋妈”,每年正月十六起连续三天,数以万计的天港林氏子孙都会回到祖祠“永思堂”前,祭祀他们的月父与海母。潮汕地区是河流交错、濒临海洋的地区,每年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不少沿河而居、沿海而居的村落,均会举行赛龙舟活动,这项传承了千百年的活动,一方面体现了潮汕人民对屈原的追思、敬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潮汕人民力争上游、拼搏进取的精神。

五、潮汕民俗文化包含潮汕人民对生命的祝福与祈愿

“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当家中的孩子长到十五岁时,一般的潮汕家庭均会与农历七月初七(或另择吉日)举办一个特殊的成人礼——“出花园”,以此宣告孩子告别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长大成人。“出花园”包含沐浴、穿戴、祭祀、宴席等活动,颇有仪式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主角——十五岁少年在这项类似于古代中原地区“冠礼”的活动中,不仅受到了亲友的祝福,也会受到亲友的勉励,从而萌生了长大成人的责任与担当。

陈绶祥先生说:“文化无垃圾,传统无糟粕”。历史上,有些传统之所以成了“糟粕”,其实是后人对其认识过于狭隘或功利化所致。面对品类繁多的潮汕传统民俗,如果能从更宽广的时空角度去理解、去挖掘,定会发现潮俗“不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