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祁浩

内蒙古乌海市第九中学  016000

摘要:传统的课后作业设计是千篇一律的,将班级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每次统一布置课后作业,压根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双减”政策出台后,对义务教育阶段课后作业设计环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还要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劳逸结合、健康快乐的学习。本文基于双减背景,研究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与评价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响应国家号召,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促进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与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布置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当基于作业的数量、学生的个性进行充分全面的考虑,在缩减作业量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提高作业的灵活性。与此同时,学生们在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进一步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针对学生设计思维型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正视九年级学生的升学压力大、学业负担重的问题,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根本设计思维型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够在课后学习时掌握数学学习的诀窍,提升其学习效率,帮助其突破学业上的限制。比如,教师布置探究作业: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0,1)、(2,4)、(3。10),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怎样的?让学生分析题目绘制出大致的函数图像,再让其结合二次函数的相关理论、待定系数法的具体数学方法解决作业问题,使其在解决作业时掌握求表达式的诀窍,形成灵活思考、灵活应用的数学学习思维。另外,作业指导质量直接影响了初中数学作业教学效果。“双减”政策下,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教师应优化作业指导方式:第一,设置奖励措施、惩罚措施鲜明的评价机制,奖励主动完成作业的学生,以“先进生”带动“后进生”,提高全班学生的作业学习积极性。第二,创新指导方式。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指导模式总结学生作业问题,并提出改正建议,促进学生更好的查漏补缺,从而提高其作业完成的质量与效率。

二、坚持分层布置作业,推崇自主选择

每个学生的学情不同,在对应时间段内的学习诉求也有差异,因此教师要坚持分层设计作业的原则,以提升作业的自由度,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收集整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包括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态度,然后以此为基础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有的学生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有的学生以能力提升为主,有的学生以拓展探究为主等,根据这个分层,设计与之对应的作业,以此构建数学作业分层机制。接下来,教师要选择数学题目的类型,确保其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诉求吻合,为分层作业模式的贯彻执行奠定基础,如改变原题数据的平行练习、知识填空类型的题目、数学知识和方法巩固的题目、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题目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以及学习诉求,设计三个层次的每日一题,如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提升能力的题目、拓展探究的题目。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还可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如完成基础练习之后可以尝试能力训练或拓展提升题目。基于层次性的作业机制,学生可不断实现自我提升、自我突破。

三、分层作业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个班级中存在明显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作业形式进行无差别的作业布置,就会使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作业,这显然不符合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与特殊性,以学生的数学层次为切入点积极地创新作业形式,实行分层作业。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保证学生分层的合理性。一方面在分层的过程中要保证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要贯彻弹性分层的原则。初中生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其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都是会发展的,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能会随着数学课程的深入有所退步,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成绩,因此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发展性对学生进行弹性分层,保证层次之间的流动性。其次,要对作业进行分层,保证分层作业的科学性、层次性、发展性、多元性、有效性,在保证分层作业质量的基础上发挥分层作业对学生成绩的提高作用。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围绕一个题干来设定若干个问题,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求解析式与抛物线顶点坐标,而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试求对称轴上能够使得四边形成为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动点。

四、作业评价需要分层

由于每个学生性格爱好、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存在差异,全班不应该采用一种作业设计方式,因此课后作业的评价也需要分层设计。在双减背景下,一线教师要不断优化设计作业,使作业分层更加合理,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既能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又能在掌握基础知识后有能力的提升,那么课后作业评价也应该跟上作业设计的步伐。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时,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以及去括号与去分母是分两个小节讲解,作业设计也应该分开进行,作业评价标准可以计算题为主,可为以应用题为主,或者两者相结合,分层是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快速进步。

五、设置标准,有效评价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一味地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应当减轻学生的课上负担,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单调、无聊。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这样的想法,那么他们的上课效率便会十分低下,学习十分被动。教师应当将课堂主动性交给学生,否则会降低课堂质量。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判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学生的作业应当进行不同方式的评判,这样才能够提出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评价,同时不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是种负担。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相关内容时,由于这一章节的知识本身十分复杂、困难,且知识点也会延伸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难度系数比较大。对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作业的正确与否以及答题过程,应当为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若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计算错误,这时候应当批评。若是一个后进的学生通过公式法解出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虽然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但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这时是需要鼓励的。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初中数学教师指明了新的课后作业设计方向,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课后作业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才能够满足当下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对此,教师要把握“双减”政策内涵,树立正确的作业设计价值观,将减量提质、寓教于乐作为主要设计原则,设计符合不同年级、不同学情学生的认知标准的层次性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于青.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中学数学,2022(24).

[2]王霞.“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校本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