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本土非遗资源,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用好本土非遗资源,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非遗主题校本课程建设与思考

徐彩霞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514021

摘要:非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活用本土非遗资源,积极开发非遗主题校本课程,建立非遗校本课程体系,并通过拓展课和社团课等实施,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了解非遗知识,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非遗文化素养,并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自觉自发传承非遗文化。

项目基金:本文为”广东省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非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YQJK3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非遗 校本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梅州地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众多。根据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综合资料显示,截止2022年,梅州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6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374项。如此丰富的非遗资源是学校教育的天然教材,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利用本土非遗资源,积极开发非遗主题校本课程,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一、课程开发背景

(一)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但是,非遗文化也面临一些问题,以梅州为例,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已达75岁!(其中一人已逝世)。在梅州的三百七十多项非遗中,许多非遗项目人们并不熟知,有些非遗是人们熟知的,却根本不知道是属于非遗项目。在中学中,虽然有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但不够体系化。笔者在开发课程前通过问卷星向我校初高中学生发布《梅州非遗文化了解状况》调查问卷,共收集272份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272位受访者中,了解梅州本土5项以上非遗项目的仅占有38.97%。70%的受访者不知道梅州目前有几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远远不够,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发非遗主题校本课程的决心。

(二)可能性

梅州地区被誉为“世界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这为我们的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内外环境优美,学校支持并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并已取得一定成果。另外初高中均有实施校本课程的课时:学校目前高中有近四十个学生社团,初中有十几个社团,每周三下午七八节是初中拓展课时间,每周三下午第八节是高中社团课时间 ,这是实施校本课程的课时保证。

二、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开发:

1.组建团队

在课程开发之前,我们组建了由历史、物理等各学科老师共同组成的团队。由团队集体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合理分工,各司其职,高效完成各项工作。

  1. 确立课程理念

根据学生及课程的特点,我们确立了以下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

以生为本 做中学 跨学科融合学习 劳动教育理念

3.选择课程主要内容

梅州目前共有300余项各级非遗,如此多的非遗资源不可能全部放进我们的课程。因此,我们在各级非遗中选择了适合学生学习的典型代表加入课程,主要有:

国家级非遗

梅州客家山歌

省级非遗

杯花舞、梅县提线木偶、光德陶瓷烧制技艺

市级非遗

客家筝、客家娘酒、客家零食(黄金姜糖、菊花糕、牛肉干等)

县级非遗

梅县金柚、客家剪纸

选择内容后,我们将这些内容设计成馆校合作课程、家校合作课程、跨学科主题课程、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等4类课程。

(1)馆校合作课程:寻找非遗之旅、非遗零食

(2)家校合作课程:非遗主题假期作业

(3)跨学科主题课程:客家娘酒、金柚课程、陶瓷制作、客家剪纸

(4)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梅州客家山歌、梅县提线木偶戏、杯花舞、客家筝、植物土法染布

4.设计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采用的是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了量化评分表(结果性评价)及活动评价表(过程性评价)。如客家话大赛中使用量化评分表进行结果性评价。活动评价表是由教师、家长、同伴及学生本人进行的过程性评价。此外,还设计“学生成长档案袋”,将学生每次活动记录、活动成果、过程照片等放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使每一位学生每一次活动都有过程评价记录。

(二)实施:课程开发后,实施主要由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展示评价阶段三个阶段共十五个活动组成,具体如下表

阶段

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及目标

学时

成果形式

一、

活动一、研学之旅

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

2课时

1.设计梅州非遗路线图。

2.设计导游词

3.撰写梅州非遗现状调查报告

活动二、非遗主题假期作业

寻找家乡的非遗


绘制家乡非遗地图

二、

活动三、客家山歌特出名:国家级非遗项目客家山歌进校园

邀请梅州市山歌剧团非遗传承人杨苑玲团队到校进行“山歌进校园”活动

2课时

学唱客家山歌、尝试创作客家山歌。

活动四、让提线木偶“活”起来

邀请梅县提线木偶非遗传承人巫启胜老师到校进行“木偶戏进校园”活动

2课时

欣赏木偶戏《县官挥毫》,体验木偶戏

活动五、杯花声声迎客来:省级非遗项目杯花童谣

将杯花与童谣结合,学会打杯花,唱童谣,学会将杯花与童谣结合。


学会打杯花,尝试将杯花与客家童谣结合,表演一首杯花加童谣的曲目。

活动六:最美中国色——陶瓷制作

邀请制陶老师到校指导,学习陶瓷相关知识,制作陶瓷作品。

2课时

制作陶瓷

活动七、娘酒飘香醉客家

体验制作客家娘酒

2课时

制作出客家娘酒

活动八、宁卖祖宗田 不忘祖宗言——客家话大赛

进行客家话大赛

2课时

客家话大赛中决出一二三等奖

活动九、“柚”惑无限 创意非遗

1.提取柚子精油

1课时

柚子精油

2.制作柚子香薰手工皂

1课时

柚子香薰手工皂

3.制作柚子香薰创意表白蜡烛

1课时

柚子香薰创意表白蜡烛

活动十:中州古韵活化石:客家筝

邀请嘉应学院音乐系陈如娟老师到校讲授客家筝相关知识,学生体验弹奏客家筝。

2课时

体验弹奏客家筝

活动十一:“听”非遗,“食”零哒,做手工

邀请客家博物馆到校进行“非遗进校园”活动

2课时

学习非遗知识,品尝非遗零食,制作非遗主题手工作品

活动十二:客家剪纸剪出非遗魅力

邀请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教授学生客家剪纸相关知识,教会学生进行剪纸。

2课时

体验客家剪纸,剪出立体“春”字。

活动十三“布”上生花感受非遗魅力

邀请梅江区植物土法染布非遗传承人李海燕到校进行非遗进校园活动

2课时

体验植物土法染布,制作客家特色蓝染方巾。

三、展示评价阶段

活动十四 非遗知识大闯关

举行定向越野,进行非遗知识大闯关活动

2课时

组队进行定向越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活动十五、评选“非遗传承小达人”

  1. 评选最佳非遗传承小达人

  2. 撰写心得体会

3.开展多元评价,建立学生档案袋。

2课时

评选非遗传承小达人

心得体会

学生档案袋

三、成果与反思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将本土丰富的非遗资源融入学校课程中,加强馆校合作、家校合作,开发与实施了非遗主题校本课程,这一课程实施近三年来,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该课程也在2023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式学习案例征集中获评“三等次”优秀案例。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了解了更多非遗知识,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传承与创新中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自觉自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非遗文化传承者。未来这一课程将继续优化,我们将继续用好本土非遗资源,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