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MEA在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HFMEA在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贺雪晶    陈新莉

西安大兴医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摘要目的探讨HFMEA在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压力性损伤项目HFMEA小组,绘制工作流程图,找出失效模式,分析潜在原因,制定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应用HFMEA进行改进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分期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情况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有助于发现并解决压力性损伤管理问题,有效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医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压力性损伤管理;护理质量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 PI)是指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疼痛感。院内压力性损伤(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injury, HAPI)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压力性损伤,即患者入院24h后新发生的压力性损伤。2011年我国首个多中心调研结果显示,12所综合医院的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1.58%,国内三级甲等医院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波动在0.45%~1.13%。院内压力性损伤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死亡风险,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医疗费用和照顾成本,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改善护理质量十分关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Effect AnalysisHFMEA)是经美国健康保健鉴定联合委员会认定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基本流程包括主题确定、团队组建、制订流程、危害分析、制定行动计划、结果评价6个环节,对某个流程可能发生的失效进行前瞻性量化分析,确定失效因子,实施改进措施,从系统上防范这些失效模式,以降低医疗风险事件发生率。目前HFMEA已在众多护理实践,如在跌倒管理、安全转运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自20221月以来,我院将HFMEA引入HAPI的风险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1—20236月医院的住院患者,纳入条的住院患者共计27462例设为对照组(HFMEA干预前),平均年龄为39.48岁(1~91岁),男=45。将20237-202312月的住院患者共计37273例设为研究组(HFMEA干预后),平均年龄39.07岁(1~92岁);男=4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HFMEA引入HAPI的风险管理中,具体所示:

1.2.1组建多学科团队:

组建由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营养师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团队成员共同接受HFMEA的培训,确保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1.2.2确定目标与问题

设定明确的护理目标,例如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识别并列出可能导致压力性损伤的问题和风险因素。

1.2.3进行风险评估:

使用HFMEA工具对每一个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发生的可能性。确定风险优先级,对高风险因素进行重点关注。

1.2.4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改进方案。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改善患者体位、增加翻身次数、使用减压设备、提高患者营养状况等。

1.2.5实施与监控:

将改进措施付诸实践,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定期监控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收集相关数据。

1.2.6效果评估与反馈:

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根据效果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护理措施,确保持续有效。

1.2.7持续教育与培训: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压力性损伤管理和HFMEA的培训,提高团队的专业能力。鼓励团队成员分享经验和案例,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1.2.8建立质量改进文化:

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开放、包容、积极的团队氛围,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1.3观察指标

1.3.1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新发病例数/住院患者总数×100%

1.3.2院内压力性损伤分期严重程度

压力性损伤分期包括:1期、2期、3期、4期、不可分期、深部组织损伤期,严重压力性损伤占比(%=3期、4期、不可分期、深部组织损伤期的压力性损伤例数/院内压力性损伤例数×100%,使用严重压力性损伤占比评价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分期严重程度。

1.3.3院内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情况

使用医院制定的压力性损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分析HFMEA应用前后院内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情况,达标率(%=达标数/总条目数

×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结果

2.1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实施HFMEA研究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实施前的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HFMEA前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组别

院内压力性损伤新发患者数

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对照组

88

0.321

研究组

51

0.137

χ2

35.238

P

<0.05

2.2院内压力性损伤分期严重程度

实施HFMEA研究组严重分期院内压力性损伤占比(7.65%)较HFMEA前有所降低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HFMEA前后院内压力性损伤分期严重程度比较

组别

患者数

1期

2期

3期

不可分期

深部组织损伤期

严重院内压力性损伤率(%)

对照组

88

25

52

2

2

7

12.5

研究组

51

21

28

0

0

2

3.91

χ2

9.361

P

<0.05

2.3院内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情况

实施HFMEA研究组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质量管理达标率(97.08%)较实施HFMEA92.73%有所提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施HFMEA前后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情况比较

组别

总条目数

达标例数

达标率

研究组

4236

3928

92.73%

对照组

5373

5216

97.08%

t

32.282

P

<0.05

三、讨论

风险管理方法学HFMEA可用于新设计的流程、修改现行的流程、旧的流程用于新的情境中或问题解决后以预防问题再发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行政等与整个医疗服务有关的流程,取得了较好效果。HFMEA可前瞻性地评估项目流程,能很好地暴露出医疗护理流程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准确找出失效模式及潜在原因,进一步制定行动方案,明确反映项目改善效果的评价指标,从而实现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管理和改进。本研究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学HFMEA,应用科学的方法寻找院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潜在失效模式,防患于未然,提升了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质量,降低了其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HFMEA应用于院内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有利于规范针对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预防工作,能前瞻性有效控制预防工作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可有效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静,于雪瑶,丛竹凯,等.HFMEA模式在麻精药品院内转运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22):74-78.

[2] 贾瑶,李思彤,李杨,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神经外科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 2023, 36(10):89-93.

[3] 陈红,张春瑾,吴波,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22(5):022.

[4] 刘倩,宋莎莎,王全庆.基于HFMEA模型的管理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 2023, 34(15):52-56.

[5] 张舒,郑静,刘先锋.HFMEA模式在人工气道患者气囊压力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3, 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