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关怀对癌症患者PICC置管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心灵关怀对癌症患者PICC置管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贾莹

山东省肿瘤医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目的:为达到改善癌症患者PICC置管后焦虑和疼痛感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心灵关怀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10例癌症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行PICC置管,采取摇号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患者,前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心灵关怀护理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研究数据表明,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SDS、VAS各项评分相对较为均衡(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效降低,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症患者PICC置管中给予心灵关怀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更能够切实减轻患者疼痛感。

关键词:心灵关怀;癌症患者;PICC置管;焦虑和疼痛

引言:近些年来癌症发病率逐年提升,虽然并无法直接治愈,但是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多数患者在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均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化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但因化疗药物有着一定刺激性,所以为保证化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为患者提供一条可长期输注药物的生命线,PICC置管由此而被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心灵关怀对癌症患者PICC置管焦虑和疼痛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列入实验的110例对象均为院内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癌症患者,均实施PICC置管操作,研究中需对相关数据展开全面对比,因此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应当随机进行分组,人数保持均等。所有患者年龄在27~64岁区间,其中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7.02±3.85)岁,观察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29、26例(48.98±4.19)岁。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静脉,配合医生完成置管以及各项治疗操作,同时多与患者交流,做好患者情绪安抚工作,通过健康宣教来提高患者认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心灵关怀,为患者提供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切实满足患者身心发展需求,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组建专项小组,为保证护理工作能够在保质保量前提下有序开展,还应当提前组建护理小组,纳入经验丰富、专业素养较强的护士,由护士长负责各项工作的监督与指导,与此同时需加强培训,为护理人员讲解对患者展开心灵关怀的必要性,明确护理目标从而为护理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使得护理人员可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展开各项操作。其次需收集整合患者各项资料,包括病情、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方面,随后做好全面评估工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确保能够在减轻患者疼痛感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中发挥出最大效用价值[1]。②认知干预,因多数患者对自身病情以及PICC置管的目的了解甚微,这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整体依从性,对此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展开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与此相关的知识,尽量将专业词汇转为简单易懂的语句,便于患者理解。同时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应认真且详细的回复,在未知转为已知情况下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从医性,便于置管与治疗工作的开展[2]。③心理疏导,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的生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再加上对预后的担忧患者的情绪会发生较大变化,焦躁不安、抑郁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对此护理人员还需积极展开心理干预,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消除其担忧情绪,同时通过播放轻音乐的方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得患者身心均处于稳定状态。其次在与患者沟通时应认真倾听患者主观描述,这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得到情绪宣泄,更能够从中获取患者心理状态及压力源,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心灵干预措施,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等方式进行调节,多应用一些鼓励性语句,分享一些美好的事物,叮嘱家属多陪伴与关心患者,给予其家庭支持,减轻患者担忧感[3]

1.3 观察指标

①评估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时可应用SAS、SDS量表,分别表示焦虑、抑郁情绪,前者分值为50,后者为53分,如若高于该中线分值则表明患者存在不良情绪,但具体对比还需以得分情况而定,患者所得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越轻,反之为重。②为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可在干预前后需对其展开评估,可采用VAS量表,分值在0~10分区间,得分高低与患者疼痛程度呈负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计算机中的SPSS23.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数据检验时使用标准差(x±s)、%(百分比)完成,若后期结果中相关数据比较后若P<0.05,则证明数据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通过评估所得,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评分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SAS、SDS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数据之间有一定差异表现(P<0.05)。具体数值见表1。

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疼痛情况比较n/%),x±s)

组别

n

SAS

SDS

V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5

58.34±3.95

49.16±4.25

61.38±4.17

51.25±3.75

6.19±2.34

4.93±1.75

观察组

55

59.01±4.22

38.23±3.77

62.53±3.88

40.41±4.47

6.36±2.41

3.11±1.24

t

0.219

10.963

0.472

7.772

0.158

9.83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癌症是器官组织的异常增殖,呈恶性浸润生长,发生在上皮组织者叫做癌症,可因为压迫、挤压、消耗或破坏等使器官功能逐渐障碍直至衰竭,甚至机体衰竭而致死。当前并无直接治愈方法,多采取手术、放化疗的方式来控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命周期。而PICC置管是利用导管从病人外周手背的静脉进行穿刺,使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的浅静脉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化疗药物对于外周静脉的损伤,确保长期化疗能够顺利进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PICC置管作为一种外侵性操作,穿刺时会给患者机体造成疼痛刺激,再加上患者会对此有一定的担忧而产生各种负性情绪,这也会给治疗操作的开展造成阻碍,对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遵医嘱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还需对患者心理状态加强重视度,通过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的方式来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感,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升其整体依从性[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心灵关怀的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疼痛感有效减轻(P<0.05)。

综上所述,在癌症患者行PICC置管操作时加强心灵关怀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更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玲,张玲.个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3,29(02):46-48.

[2]张涌静,申华平,郭庆峰等.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癌症患者基于mHealth技术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22,29(09):68-72.

[3]陈华.心灵关怀对癌症患者PICC置管焦虑和疼痛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1,40(18):149-152.

[4]苏婷. 金的达标理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