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哲学通识课程的创新与实践——以哲学通识课程CISE目标导向式创新教学实践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3

新时代哲学通识课程的创新与实践——以哲学通识课程CISE目标导向式创新教学实践为例

李泽妍殷

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高校通识课教育普遍存在“摸鱼课”、“大锅课”、“洒水课”、“老套课”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如何真正提升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哲学通识课程教改项目团队借鉴全人教育理念,探索以CISE能力提升为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实现了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课堂形式、教学生态、教学评价等全过程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哲学通识课程 教学创新 目标导向式

一、哲学通识课程创新教学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以来,通识教育日益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改革大学人才培养机制,要“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为通识教育奠定了基调。伴随着知识迭代速度的加快,学科间壁垒日渐模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完善的人”,相对于专业教育,它更重视学生在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独立思维、科学精神及社会责任感上的收获与成长。哲学围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展开,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哲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哲学通识教育必然是通识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多年的高校哲学通识课教学中,我们发现相较专业课,通识课程存在先天的劣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摸鱼课”:学生重视度不够,学习目的功利性强,学习积极性较低。

2.“大锅课”:选课学生专业不同,差异性和多样性突出,通识课程往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存在大锅炖、一刀切现象。

3.“洒水课”:学时较短,课程内容普遍存在广度与深度的矛盾,以及教学内容单一、欠缺深度和多学科视角的问题。

4.“老套课”:传统通识课堂普遍存在重教师轻学生、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难以教学相长。

以上问题,是哲学通识课的最大痛点,制约了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不利于新时代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二、哲学通识课程CISE目标导向式创新教学模式探究的实施步骤

(一)解题

“摸鱼课”、“大锅课”、“洒水课”、“老套课”四顶高帽压身,哲学通识课何为?迎难而上才能求破,另辟蹊径方能创新。我们的教学创新试图达成以下目标:1.求变:克服通识课现有短板,激活通识课应有功能,助力专业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2.求新:探索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实现从“强行拔高”到“润物无声”的真正升华。具体而言,首先确立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独立思维、科学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全人典范为课程定位;其次将之转化为“理清思路、探究思想、激发思考、锻炼思维”的CISE教学目标;最终以CISE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创新,培养知识层面的跨学科、思维层面的跨专业、素质层面的全人典范,培养拥有交叉学科背景和新文科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痛点

症状

痛因

病主

药方

摸鱼课

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低,教学效果差

学生先入为主的偏见、课程自身吸引度低

学生、教师

提高课程吸引程度

大锅课

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课程缺乏个性化内容

学生差异性突出,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

以学生为中心

洒水课

多为泛泛而谈的概论课、内容缺乏深度和系统性

学时限制,教师思路受限

教师

“扩展”课时

老套课

满堂灌,理论讲授,缺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及时教学反馈,考核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方法保守,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

以学生为中心

(二)立论

为解决上述问题,哲学通识课程教学团队响应新时代育人需要和新文科教育的号召,借鉴了著名教育家米勒(R·Miller)的全人教育思想,结合通识教育目标、哲学专业特点、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人的成长通则,提出了哲学通识课程“理清思路(Clarify the thinking)、探究思想(Inquiry the thinking)、激发思考(Stimulate the thinking)、锻炼思维(Exercise the thinking)”为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简称“CISE目标导向式教学模式”。各目标之间循序渐进、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夯实了哲学通识课程的课程定位、目标定位和课程思政定位(如下图)

C:\Users\lenovo\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4sozunw70g7521\FileStorage\Temp\1699867430644.png

在具体教学中,以“看见每一个学生”为出发点,实现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综合运用助产士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践行“深碗课程”、“共授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学习,探索全过程创新,提升通识教育协同育人效果。

(三)实施

在明确了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后,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以下优化和探索:

1.以CISE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框架,结合学生特点提炼人生哲学相关专题,系统性重构“经典教育、深度课程、多维提升”的升维阶段课程体系,解决通识课程内容零散无序,学生缺乏兴趣的问题

2.借鉴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学习者中心”理论,改革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翻转,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改变传统通识课程学生较为被动、消极的状况(如下图)。

具体做法是:

(1)为了更好地实现CISE的教学目标,分别在学期开始、中期和结束时,利用学习通及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中心”等平台,针对学生选课原因、目的、课程内容、建议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尽可能全面地把握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特点,从而有助于寻找新文科背景下哲学通识课程教与学的契合点,克服学生兴趣不足的问题。正如《礼记·学记》所言:“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2)以“看见每一个学生”为出发点,设置多个“自愿选择”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首先,采取允许学生退课的“首课试听、自愿选课”设置,最大程度筛选到对课程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其次,特设“无主题自愿作业”、“自愿主题展示”等环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专业与本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交叉点深入思考,并以作业或个人(小组)主题分享等形式呈现。这一设计,鼓励学生把本专业和哲学通识课程交叉融合,既能更好地促进新文科教育所提倡的学科间有机融合,又能更好地实现CISE教学目标对学生专业学习的现实转化,尊重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真正做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

(3)关注学生能力提升,以过程考核、动态考核、多元考核补充期末考核。在小组分享后,通过他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环节,提出修改建议,分享组可选择修改后报告作为期末作业补充。教师以学生的能力提升情况而非单一期末考试给出分数,这样的考核方式更关注学生的能力成长,更加适应专业差异性大、学习基础不同的通识课程。

3.借鉴海内外哲学通识课程成果,构建深碗课程、共授课程和翻转课程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导向学习和合作学习,解决课时不足与学生主动性不强的问题。

“深碗课程”是台湾高校通识课程的优秀成果之一,传统通识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像浅盘,深碗课程则追求更丰富的教学效果;此外传统通识课程普遍存在课堂时间与内容矛盾的问题,深碗课程则致力于在课堂之外,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导向式学习。本课程构建“深碗课程”的具体做法是:(1)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主题,以主题为线索,设置多个问题;(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线索进行课前阅读、思考、讨论;(3)将上述学习成果在课堂进行小组展示,教师引入主题讲授。

“共授课程”则试图改变“一课一教师”的传统,利用网络优势,有计划地邀请团队其他课程成员、校内外其他专业教师进行交叉专题教学和讨论,打造线下线上交叉课堂,打破主讲教师的教学惯性、学科壁垒和时空限制,深度激活了课程活力,呼应了新文科教育的号召,弥补了通识课程广度与深度的矛盾。

“深碗课程”和“共授课程”均强调学生进行问题导向式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本课程还广泛吸纳其他人文社科成果,建设“思想实验”、“现实案例”、“人文经典原著”、“名哲言行录”等线上资源库,以更好地培养拥有独立思想能力、交叉学科背景和新文科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4.在教学方法方面,以经典原著研读法、思想实验讨论法、现实问题分析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助产士教学法、PBL教学法、情境代入法、韦伯式分析法、逻辑归纳法等多种文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学习

(1)以CISE目标为导向的哲学思想、经典原著研读法:引导学生选读经典文本,树立基本的哲学认知,同时,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原著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此外,充分利用经典原著文本的开放性、离散性和生成性,引导学生有意识、有逻辑地准确表达,形成师生间有效的交流和对话。

(2)以CISE目标为导向的思想实验、现实问题讨论法:任课教师在课程内容设置中,打破现有学科壁垒,选择涉及多个人文学科的思想实验、经典思想、现实案例,结合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以苏格拉底式问答法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这种氛围中展开的讨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特点,将学生的专业背景、思维习惯等差异,转化为对讨论主题的多角度思考,反而达成专业课所不具备的优势,更有利于师生间相互启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5.以CISE为目标导向,团队成员结合不同课程分别进行了阅读写作训练等能力提升内容,均以小组方式展开,既深化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又锻炼了学生团队配合的能力。

以哲学阅读写作训练为例,成果组成员带领学生进行“百字练习-千字练习-全文练习”的进阶训练方式:第一阶段,教师给出适当的中英文文献,分别要求学生对文献做出百字梗概、千字梗概;其次,先在小组内相互修改、点评,再在小组间相互修改、点评;教师进行最终点评,评选出优胜者。第二阶段,进阶到规范性论文写作练习,继续采取相互修改、点评的方法。几轮练习下来,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也能够反哺自己的专业学习,受到学生的欢迎。

此外,团队教师也积极和校内情景剧社团、辩论社等社团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哲学读书会。

6.以CISE为目标导向,试图进一步解决课程思政普遍存在的“粗暴化”、“两张皮”问题。

课程思政往往致力于根据教学内容逐一挖掘思政元素,容易产生强行上价值等粗暴化问题。CISE目标专注于学生“理清思路、探究思想、激发思考、锻炼思维”等能力提升,这四个目标是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思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和新文科建设要求总结提出的,课程教学以之为导向,教学设计创新始终秉持问题意识,以产出为导向,注重能力提升的教学实效性,破除仅仅注重培育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惯性思维,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内涵,准确把握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关系,进一步提升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实现全方位育人。

换言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创新始终坚持以学生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为检验标准,做到“情”“境”统一、“理”“境”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人生哲学,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提升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课程思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开。

7.以CISE为目标导向,拓宽传统课程评价角度。

一方面,教学过程中以“无主题自愿作业”调查问卷等方式接收学生反馈,综合运用量化评价与主观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等多样评价方式。另一方面,化劣势为优势,不同背景的学生更容易激发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差异性可转化为教学过程中专题讨论视角的多元化,有利于深入问题,启发教师的教学科研,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学科研相长的新生态。

以上几方面探索始终围绕以CISE目标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克服传统哲学通识课程中的几大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理清思路、探究思想、激发思考、锻炼思维”的理性和能力,更有助于培养知识层面的跨学科、思维层面的跨专业、素质层面的全人典范

四、哲学通识课程CISE目标导向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维度及效果

经过几年的教学创新探索,哲学通识课程初步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成果:(1)教学目标创新:响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提出CISE哲学通识课程教学目标。(2)课程思政创新:将课程思政有机转化为CISE教学目标,从简单的“上价值”过渡到进一步的“升能力”。(3)课程体系创新:引入“共授课程”和“客串课程”,打破一课一师的惯性。(4)教学过程创新:以“看见每一个学生”为出发点,引入“深碗课程”,设置“自愿选择”环节,带动学生进行问题导向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5)教学方法创新:坚持“三个一”讨论法、“互评促进”和助产士教学法,构建交叉型、互动式新课堂。(6)能力训练创新:带领学生进行“百字练-千字练-全文练”、主题电影片段提炼、情景剧、伦理难题辩论赛等能力提升训练。(7)考核方式创新:引入动态考核机制,实现能力提升和考核的有机融合。(8)教学生态创新:建设学科交叉的线上线下资源库。(9)教学评价创新:综合运用量化评价与主观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等多样评价方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哲学通识课程团队不断地探索、总结、调整,研究哲学通识课程CISE目标导向式教学新模式,近些年来在民族高校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效果显著,各哲学通识课程均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应用受益面达多个年级数千学生,并影响带动了一部分同学考取了哲学硕士或者哲学博士。主讲教师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肯定,学期末进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均取得普遍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的好成绩,在学生评教中,课程各指标均受到较好的评价。

我们的教学创新模式探索得到学校和哲学学院的大力支持,成果建设分别获得校级重点教改项目和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并荣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课程团队主讲教师多次在省内相关教学研讨会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受到了同行较好的评价。

五、结语

哲学通识课程CISE目标导向式创新教学模式聚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聚焦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法选择、课堂氛围营造等教学要素,致力于学生CISE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响应国家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响应教育部新文科教育的需要,力图在高校哲学通识课程教学中带领学生转识成智、转智成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成为博才通识、慧智明德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