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修身当自强,传道授业树信仰,——读《了凡四训》有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尚德修身当自强,传道授业树信仰——读《了凡四训》有感

龚美泽

潍坊经济区锦绣学校 26103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党员干部只有放下小我,打开眼界,站在党、国家、民族的高度,才能有能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也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具有崇高的意义”,作为教师的我们,同样需要如此。

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格局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袁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这部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善书”“东方第一励志奇书”的佳作着实让人为之震撼。全书字里行间洋溢着超然出世的修养和修齐治平的热烈用世情怀。读罢之际,掩卷之余,韵味悠长,回味无穷,令人倍受鼓舞,不由令人叹服。

《了凡四训》是明朝贤士袁公了凡先生所撰训子之文,以公平生亲历、见闻、所感为主要内容,旨在告诫子孙修福积德、改造命运的原理和方法,并劝勉后世,当改过迁善、积功累德、谦敬恭谨,方可趋吉避凶,立已达人,实现幸福圆满之人生。全书通俗简洁,却义理深邃,不仅融合儒、释、道之智慧,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全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而义理又一以贯之,讲述了“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阐明忠孝仁义、诸善奉行以及立身处世之学。

而其中,最让人记忆深刻并深受触动的,当属于“立命之学”。立命始于知命,知命无过于深信因果。何为因果,简单通俗来讲,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一言以蔽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深以为然。而书中了凡先生由信命到最后改命的过程,更是很好的论证了何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了凡先生初为孔先生算定毕生荣辱生死,如: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而当第二年赴考之时,这三处考试的名次完全符合。又如,孔先生又为了凡先生占卜一生的吉凶祸福,说某某年考第几名,某某年应当补为廪生,某某年成为贡生。入贡后某年,被选拔为四川一知县……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享尽天年,寿终正寝,可惜命中没有儿子。而后来,等到补升为贡生,于孔先生所算无一出入。于是,他发出感叹:“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更加相信:一个人的功名沉浮都是命中注定的,发达或快或慢也各有其既定的时间。因此,心中也就平淡了下来,对于功名富贵乃至人世的一切,再也不想苦苦营求了。直到有幸遇到了云谷禅师。

初次拜访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三昼夜没有合眼,未起一丝妄念。云谷禅师以为了凡先生是英雄豪杰,然当了凡先生说到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的命运被孔先生算定,生死荣辱皆有定数,所以已无欲无求时,云谷禅师笑曰:原来你也只是凡夫俗子。了凡先生不明所以,问其故,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如何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简而言之,就是从内心求。从自身上下功夫。时常返躬内省,立善修德,提高自身修养,与人为善,多做善事,福报自然而来。

禅师的一番智慧之语让了凡先生“信其言,拜而受教”,于是真诚忏悔而改过自新。自此以后,终日兢兢,勇猛精进,舍旧图新,愈发谦虚,改过积善。于是之后的命运与孔先生所言截然不同:不仅活到了74岁,而且49岁得子天启。儿子20时,为他撰述《立命之学》。天启也不负众望,中进士,做县令,清正廉明,为后世所敬仰。

拜读完毕,掩卷之际,收获颇丰。作为一名教师,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职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为学生传授知识,为他们解疑答惑。而教授知识的前提是育人,先做人,再学识。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健康快乐的成长,树立良好的品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而在拜读完《了凡四训》后,引发了我的几点思考。

尚德。古人云:“立功立言必先立德,成功成才必先成人”。立德树人,德字为先,我们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德有才、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他们是祖国的栋梁,更是未来和希望。因此教育应以德为先。而立德之本,莫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如何正心,那就是教会学生善良、感恩。心怀他人,心怀集体,心怀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国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只有心怀善良,懂得感恩,德行端正,方能厚德载物,肩负起振兴中华的职责和使命。

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有能力去安邦治国,治理天下。如何修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应该鼓励和督促学生向那些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仁人志士学习。可以是诸子百家,可以是古代贤士,也可以是近代名人,学习他们优秀的品格,学习他们博大的胸怀,学习他们谦卑的姿态,学习他们时时反省自己内心的心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发现自己的缺点,挖掘自身的潜能,完善自己的品格,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当然,作为朝夕相处的领路人,我们更应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立志。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人只有立大志,方能行稳致远。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立大志,树立远大目标。须知,锦绣少年,当志存高远。只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才能为了梦想而勤勉不懈,才能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才能为了目标而持之以恒。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如磐石一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有立大志,方能成大事。

劝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华罗庚曾经说过: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如何学?除了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高效完成各项作业以外,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读书有何用?古语有云:一日不书,百事荒芜。又曰: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只有常读书,多积累,勤思考,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进而丰盈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因此,学不可以已,要让同学们“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自强。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路坦荡,学习亦是如此。在求学的途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碰到一些困难。但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虽然过程会有一些曲折,但只要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一定会“守得拨云见日开”。 只有千淘万漉,才能吹尽狂沙,得到真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只要在学习上脚踏实地,点滴积累,一定会在山重水复之后,迎得柳暗花明。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坚持、相信和等待。

“尚德修身当自强,传道授业树信仰”。每个人的命运从来都不是上天注定好的,即使是命由天定,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希望通过我们的育人教学,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尚德、修身、立志、惜学、自强”,坚定学习理想,树立生活信仰。做孜孜不倦的博雅学子,当勤勉不懈的锦绣少年,努力向学,尉为国用,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