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张文秀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外国语学校  1346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因此,劳动教育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区小学来说,通过劳动教育开展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提高。对“双减”政策下城区小学劳动教育的意义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优化路径。

关键词:“双减”;小学;劳动教育

引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发,从宏观角度就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和劳动情感,养成基本的劳动技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强调将劳动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该《意见》的实施和“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劳动教育开展和实施,保证了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现阶段小学劳动教育现状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十三五”时期,学校劳动教育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与持续关注,在“十四五”新阶段,学生的劳动教育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现阶段,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劳动教育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阻碍了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学生家庭整体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因而很多家庭过分注重满足孩子的物质欲,对孩子有求必应,娇生惯养,过分溺爱,致使很多学生养成了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不良习惯。很多学生的主动劳动意识不强,不懂得劳动的艰辛,甚至部分学生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学生的劳动习惯不好、劳动技能差,这是由于学生参加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劳动较少,缺乏劳动实践锻炼的原因造成的。多数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不足,很多学生都到小学高年级了,甚至连叠被子、洗衣服这样最基本的日常劳动都不会,全部由家长包办代替。由于缺乏日常劳动教育和劳动锻炼,学生体质较差,一参加体力劳动身体就吃不消,就喊苦叫累,不是汗流浃背就是手皮磨破或者腰酸背疼,学生的整体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2“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策略

2.1创建劳动课程,培养劳动习惯

课程建设是劳动教育的根本,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支撑。在劳动课程建设中,课程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课程,从简单的家务劳动、劳模进课堂到垃圾分类、手工制作,再到图书馆整理、社区服务等,全面覆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这三大模块。同时,按照《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的相关要求,每周开展一课时的劳动课程。此外,要借助劳动课程的落实,让学生在洒扫应对、穿衣叠被中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聆听劳动模范的谆谆教诲和劳动历史;在为学校、社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大家的赞许和肯定。这些劳动活动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为他们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和崇尚劳动、懂得劳动的习惯埋下基石。

2.2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劳动教育

家长和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有关劳动教育方面的学习活动,让家长了解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向其传达有关劳动教育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此外,家长还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可以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劳动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也可以通过组织“学做家务小能手”主题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另外,也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社区义务劳动。在这种真实场景下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既能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又能拓宽其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渠道。

2.3依托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教育,只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才可以使学生对劳动有更多的认识。学校要争取在校内建设一些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供条件。比如,可以在校内开辟“悯农园”,种满各种蔬菜瓜果,如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一名“家庭农场”的管理员,负责每天给学生发一份蔬菜清单或水果清单。在班级里还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菜园”,每个班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班级所种植蔬菜或水果认领一块土地,通过自己亲自种菜、除草、施肥、浇水等方式体验和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另外,学校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一些社会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比如,可以邀请退休的老教师、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到学校给学生讲解一些劳动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也可以邀请一些各行各业的专家来到学校,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上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情况以及其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增强学生对社会劳动的认同感;还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家长或教师来学校开展讲座,让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学校参与劳动所存在的困难等。

结语

“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实施,是建立在学校、教师、家长三方有效的联动下才能真实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学校的主导、教师的引导还是家长的参与,都从不同方面促成学生劳动的习得和成长。只有在立足多元和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落实制度,创新课程,延展场域,改革评价,利用更富有生活化、儿童化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和劳动课程教学,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充分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以劳育人的价值与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永颜,孙欣雅.“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实施研究[J].教育评论,2020(08):35-42.

[2]周英杰,刘学利.劳动教育进教材的历史脉络、现实境遇与行动路向[J].课程·教材·教法,2020(08):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