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艾灸护理干预对其效应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艾灸护理干预对其效应的研究

易艳清,

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脑 病科 54500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艾灸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到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0例联合艾灸护理干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较参照组更低,菌群多样性正常率较参照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艾灸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激发患者机体自愈能力,调节其肠道菌群结构,并可以对患者的抑郁情绪起到很好地改善作用,充分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关键词】肠道菌群结构;心脾两虚型卒中;艾灸护理;抑郁;护理效果

脑卒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脑部疾病,该病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大,在发病后极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即使患者接受了及时有效地治疗,也很容易会出现多种相关并发症,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造成患者合并出现抑郁症的概率较高。所以,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地干预,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才可以使其更好地恢复健康。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艾灸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7月到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0例联合艾灸护理干预。研究组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为52到85岁,均龄为(65.32±8.57)岁;参照组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为54到83岁,均龄为(65.69±8.32)岁。常规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为:遵照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合理为患者搭配饮食,讲解有关疾病的注意事项,密切监视患者的生理指标。同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地康复锻炼。并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抑郁情绪。

研究组联合艾灸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艾灸取穴为内关穴、太冲穴、百会穴、合谷穴以及神门穴等。对患者的艾灸部位进行消毒后,点燃艾条进行艾灸,注意控制艾灸的时间和温度,避免对患者造成烫伤。每天艾灸1次,连续艾灸3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在护理前、后,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DS)对其抑郁程度进行评分,评分超过53分表明患者存在抑郁,分数越高表明抑郁越严重。同时,检查患者肠道菌群,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其菌群多样性是否正常,判断标准为:(4+)为正常。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明对比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抑郁评分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较参照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1 抑郁评分对比(±s)

组别

n

护理前(分)

护理后(分)

研究组

30

61.24±5.83

44.35±4.37

参照组

30

61.15±5.42

48.36±5.13

t

/

0.061

3.259

P

/

0.950

0.001

2.2 菌群多样性正常率对比

研究组菌群多样性正常率较参照组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菌群多样性正常率对比[n/(%)]

组别

n

正常

不正常

研究组

30

27(90.00)

3(10.00)

参照组

30

19(63.33)

11(36.66)

/

5.962

P

/

0.014

3  讨论

卒中后抑郁属于脑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将会对患者的身心状态造成较大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产生自杀倾向,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尤其是会干扰患者的治疗进程,加剧其认知功能损害,不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2]。有研究资料显示,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其出现抑郁的概率高达40%以上,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强化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才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摆脱抑郁的影响。常规的护理干预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症状的缓解和基本生活照料,虽然可以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但可以发挥的作用有限。所以,需要对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

随着“脑-肠轴”以及“肠-脑轴”等理论的诞生,发现肠道菌群可通过肠 - 脑轴影响脑和行为。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肠道菌群与脑神经疾病以及抑郁症等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需要对患者的肠道菌群进行有效地调节,从而改善患者的机体状态,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医理论认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发病,与“情志不畅”、“气机失调”以及“肝失疏泄”等因素有关,需要围绕着“疏肝解郁”以及“安神静志”的原则进行治疗。艾灸作为我国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以及无痛等诸多优点,能够有效为患者所接受。通过对患者采用艾灸进行护理,可以促进患者体内阳气的流动,加速气血循环,从而提高肠道菌群的平衡度,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和消化吸收能力。艾灸护理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有助于促使患者机体自我调节和修复功能恢复,进而在改善肠道微生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有力支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较参照组更低,菌群多样性正常率较参照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对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艾灸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激发患者机体自愈能力,调节其肠道菌群结构,并可以对患者的抑郁情绪起到很好地改善作用,充分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参考文献】

[1]张芳馨, 李晚, 吴志明, 等. 百会穴久留针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 中医外治杂志, 2023, 32 (02): 1-3.

[2]何东梅, 谈莉莉, 唐蓉, 等. 基于择时、辨证的隔药灸治疗轻度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 2023, 41 (01): 206-210.

[3]胡恕艳. 中医护理技术在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蛇志, 2022, 34 (04): 567-57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