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技艺有创新——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主题单元风筝项目化学习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传承技艺有创新——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主题单元风筝项目化学习案例

蒋毅璐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仙渡小学    323000

摘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我们要聚焦核心素养,他是课程 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显然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项目化教学渐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是以拓展课为课程载体,开展“风筝飞上天”主题单元教学为例,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把美术学科知识与 语文、数学、科学、劳动教育等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进行多学科融合主题单元学习,从而实现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思维的迁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风筝 项目化学习

一、“风筝 ”项目化教学设计

(一)研读新课标,找准新方向

研读新课标可以了解到,“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 个核心素养贯穿我们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过程。它将使我们改变以往对美术教 育的认识,为美术教育明确了方向。罗杰斯在其著作《学习的自由》中明确指出: 教育目标应该促进“整体认知的学习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 重建整体的有机的世界,极力主张学科整合,使教学走向知识、生命与生活的多 元整合。由此表明,学科融合是人整体发展的必要途径项目化作为高质量教育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五育并举创新育人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 要路径。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承并发展中国优良传 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还要创设更多的条件给学生自发探索、劳动实践、 开拓创新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运用已知的学科知识,同其本来未知的知识打交道,拥有去探索未知领域和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二)融合多学科,优化大单元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有《风筝风筝飞上天》一课,五年级劳动与技能教材中也有《风筝》一课,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将美术于自然相结合、社会与科技想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确定了以中国非遗文化“风筝 ”作为跨学科的主要载体。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根据赏风筝、画风筝、创风筝、和放风筝的课堂教学活动,分别设计了百家“筝 ”鸣、“筝 ”奇斗艳、“筝筝 ”日上、“筝 ”添新艺四个主题课程,每个主题以美术学科知识为主,结合不同学科知识,使学生有所侧重、循序渐进地学习。从而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由来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信。

二、“风筝”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实施

在新课标中对于3-5年级的学段目标中提到,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作传统工艺品,更需要教师在而课堂中融入跨学科知识。就美术学科的学习领域而言,是具有许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特征,最显著的便是“综合·探索            ”学习领域,完成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就是需要课堂呈现多学科的知识内容。

在“风筝飞上天”这大单元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初步预设到小学五年级学生所需涉及到其他学科有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例如数学课上将美术课设计的草图变成可实施的数据、详细的设计图来进行风筝骨架的扎制。语文课中学生学习关于风筝的古诗词和文章等;科学学科要让学生了解放飞风筝时气流与自重、牵引力之间的关系;在美术课上欣赏传统风筝的艺术美,并能够设计美观独特的风筝。让各学科参与学科融合,突出学科特点及其学科间的联系。

当然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隐藏在背后的还有劳动课程,我们可以给予学生劳动教育的思想,通过教师引导及劳动实践中培育他们的思想,提升动手能力,

改善劳动习惯,提升自身品质

(一)语文学科融合之百家“筝”鸣

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风筝文化价值,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情境创设,展现多个风筝的实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融入风筝文化和文学。也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为载体,展现关于风筝的古诗词,教师引领学生在文化中探索风筝多维度的“美”,并了解风筝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学科学价值,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美术学科纹样设计“筝”奇斗艳

自古以来风筝的种类有很多,各地方的风筝各具特色。“筝”奇斗艳课堂中,我们需要呈现出风筝的艺术价值,让学生学会欣赏不同形式的风筝作品,了解其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细致入微观察纹样的设计与寓意,能够引导学生站在艺术家或手艺人的角度去思考作品背后的创作思想和设计理念。由于学生自身的实践经验不同,在观看作品时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在课堂中会碰撞出许多火花,这有助于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感知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历史背景,将风筝的时间线拉回到两千多年,在艺术瑰宝中寻找风筝足迹。

课堂最后教师可为下节课作铺垫,展示风筝制作方法,并提出问题“同学们想去操场上放飞风筝吗?那风筝究竟是如何飞起来的呢?其中蕴含了哪些原理与技巧?”引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了对科学探究的热情,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三)数学、科学学科融合之“筝筝

”日上

通过资料的搜集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大家知道了在风筝起飞时,一手持线轮,一手提住提线,有风来了,迎风跑,一边将风筝放出。根据学生自己收集的“科

学制作方法”,教师先带学生到操场进行小范围放飞尝试。

果不其然,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不少同学也遇到了麻烦:风筝侧飞、起飞

后快速坠落、飞翔高度较低等。

所以本期课堂我们邀请了科学老师莅临美术课堂进行指导,提供科学性的建 议与演示。学生也针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结队探究影响风筝升空的原因并尝试

改进同学们在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请教问题、尝试改进的过程中不仅解决实际 难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获得了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此过程中懂得要严谨地对待所遇到的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它。

(四)劳动教育融合之“筝 ”添新艺

在历经小组的头脑风暴后,大家采取最佳方案对存在问题的风筝进行了改进,最后都如愿飞上了天空。看着自己的风筝徐徐飞向蓝天,同学们的快乐溢于言表。同时,教师在整个活动尾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回顾看这过程自己是否积极达成学习目标。

同时,我们在校进行成果展示,获得学生的喜爱与青睐。并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带领学生走出社会。教师联合区图书馆、区宣传部、丽水市电视台等单位开展以“共绘护苗风筝 点缀文化晴空”为主题的护苗行动,展现我校学生智慧与风采的同时,也让现代生活中的人民将向往生活描绘在风筝上,传达美好的祝愿,强化了“多读书、读好书”的思想意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筑牢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防线。

三、“风筝”跨学科项目化主题单元教学思考

在整个“传承技艺有创新——风筝制作”项目化课程中,学生从了解风筝的历史、学习绘图、动手制作到最后的放飞,学到了制作风筝和放飞风筝的要领。学生在亲身动手实践后,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项目化课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团队的合作,学生会主动发 现问题,并在面临困难时,他们学会自主查阅资料、主动采访请教手艺人、多学科老师等方式,将困难个个击破。由此可见,在本次大单元学科融合课程下培养

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领悟到了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大胆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黄艳婷. 浅谈 PBL 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中的运用[ J]. 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14):0137-0137.

[2]胡坤. PBL 项目化学习模式下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J]. 小学时代,2020(5):88-89.

[3]刘喜玲.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运用[ J]. 读与写 (上,下旬),2019,016(005):211.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元湖一号14幢103室,蒋老师,1575782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