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现实路径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现实路径解析

刘雅婷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海边街小学校  邮编:030002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成为了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然而,实际操作中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培训、家校合作等。建议进行专业化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和实践水平,强调家长的参与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此外,还需要优化学校管理机制,明确德育的目标和指导方针,以推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成为学校和教师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现实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该过程面临一些挑战。因此,解析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现实路径,对于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德育的影响

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然而,这一政策对于小学语文德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双减政策带来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调整。传统上,小学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灌输和考试应对,但双减政策鼓励教师减少重复、无意义的知识点,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一调整使得小学语文教育更加注重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双减政策加大了小学语文德育的需求和重要性。通过削减课程负担和减少高强度的考试压力,双减政策为小学语文德育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此外,双减政策还鼓励学校和家长共同合作,共同参与学生的德育教育,推动小学语文德育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双减政策使小学语文德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存在的不足

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培训不足。由于德育教育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具备德育教育理念和实践技巧的培养。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上存在欠缺,难以将德育内容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缺乏系统的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也是一个问题。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过程中,评价是确保渗透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的评价体系较为薄弱,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很难准确衡量学生在语文德育方面的发展情况,也难以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此外,家校合作的不足也限制了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深入发展。虽然双减政策鼓励学校与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的德育教育,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家长参与度不高、家校沟通不畅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家庭环境与学校德育教育的脱节,无法形成有力的联动效果,并制约了德育渗透取得更好的成果。

三、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现实路径

(一)课堂教育与德育培养的融合

(1)创设德育情境的课堂设计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德育情境是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创设德育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会到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实践。通过设计逼真的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和展现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分享、合作、宽容等品质,并引导他们从中获得思考和反思。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反思,思考与德育相关的话题和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表达,并引导学生探索道德价值观。在课堂中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规则,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合作能力。通过制定课堂规则,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并执行,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加强对德育要求的理解。

(2)以语文教材为载体的德育教育模式

语文教材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将德育内容融入到语文学习中。通过选取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本,引导学生认识并思考文本中的道德价值观,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通过分析和讨论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冲突,引导学生反思和探索道德问题,提高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组织学生撰写与德育主题相关的作文,鼓励他们用言行将道德品质体现在文字中。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表达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道德价值观的理解。通过学习和欣赏经典诗词,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激发他们的感性体验和情感共鸣。通过诗词赏析,引导学生培养美的情感、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学校管理与德育活动的结合

(1)培育和发展德育师资队伍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需要有专业素养高、具备良好德育意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组建德育师资队伍。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提供系统化的德育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案例分享等,以提升教师的德育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学校应引导教师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其德育教学观念,并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创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学校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德育教学研究会议或研讨班,促使教师进行反思和经验分享,从而共同提升德育教育水平。

(2)创造有利于德育渗透的学校管理机制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目标,学校需要建立有利于德育渗透的管理机制。学校应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制定具体的德育教育指导方针,以引领和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可以建立德育教研组织或队伍,通过定期的研讨会、课题研究等形式,促进教师的经验分享和共同成长,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学校应加强对德育教育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资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德育渗透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支持。学校应建立积极向上、尊重多元、宽容包容的学校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发展积极的道德品质,并提供各类德育活动的支持和平台。

(三)家庭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互动

(1)家长参与德育的重要性和路径

家长在小学语文德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德育教育专题讲座或家长会,向家长讲解相关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对德育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学校可以制定家校合作指南,明确家长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并提供实际操作建议。通过与家长共同制定和执行德育计划,促进家校互动的开展。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的情况。通过家长会、家校互动平台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德育表现和发展情况,以便家校共同协作,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支持。

(2)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育模式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小学语文德育的重要保障,建立有效的共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双方的优势。学校可以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方针,为家长提供针对德育教育的具体指导和支持。这包括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亲子沟通技巧的培养等。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家庭教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生德育教育,如亲子讲座、亲子读书会等。这将提供机会让家长了解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延伸德育教育。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德育评价标准和工具,定期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进行评估。通过家庭和学校的联动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情况,并为进一步的德育教育提供指导。

结束语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在双减政策下面临一些现实的挑战,但通过清晰课程设计、专业化教师培养、强化家校合作和资源配置的调整,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推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良性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德才兼备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马红霞.探究小学语文德育的开展[J].吉林教育,2023,(34):39-41.

[2]吴盼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融入研究[J].吉林教育,2023,(34):57-59.

[3]田春玲.“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现实路径解析[J].华夏教师,2023,(3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