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课堂,文传思政: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与思政融合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德润课堂,文传思政: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与思政融合实践

吴媚

江西省上饶中学    334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与思政的融合实践。通过四条实践路径,本文展示了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与思政的有机融合,旨在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家国情怀的学生。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思政;融合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德育与思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语文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不仅承担着语言教学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重任。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与思政的深度融合。

一、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中国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蕴含深厚德育元素的经典篇目。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思想内涵丰富,是进行德育与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1]。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深入挖掘这些德育元素,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营养。

以《师说》为例,该文是唐代韩愈的名篇,文章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师生观。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对文章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当时社会对于教育的态度和观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代社会中尊师重道的现实意义。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尊重知识、尊重老师,同时也要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再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文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话题,通过叙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强调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对于时代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让他们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和价值,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工匠精神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在语言能力上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职业素养和价值观上得到了引导。

经过对教材中德育元素的深度挖掘,学生们不仅在语言能力上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在道德情感和价值观上得到了熏陶和引导。

二、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

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与思政融合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2]。这一方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或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与道德抉择,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审美观。

在《雷雨》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剧本,并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和人物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家庭伦理道德的纠葛,笔者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通过亲自扮演周朴园、鲁侍萍等角色,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还亲身体验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道德选择。

在角色扮演之前,情境的重要性被笔者一再强调,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剧本中的情境,包括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以及社会背景等。笔者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尽可能地还原角色的情感和语言,将文本中的情境生动地展现出来,为了更好地营造氛围,笔者还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如背景音乐、投影仪等,以增强情境的真实感。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努力地还原角色的情感和语言,生动地展现出文本中的情境。一些细节处理也显示出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如服饰、道具的选择和场景的布置等。

表演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反思,比如:《雷雨》中展现的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是否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学生们纷纷分享了自己身边的例子,如家庭纷争、隔代矛盾等,并讨论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意识到家庭伦理道德是维系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循家庭伦理道德,尊重家庭成员的权益和感情,以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

三、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思政教育

时事热点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时事热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觉悟。

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中,笔者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问题。学生们通过讨论,深入思考了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以及如何发挥个人力量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此外,笔者还将《乡土中国》中的一些观点与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例如,针对一些地区出现的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笔者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相关观点,分析文化冲突的根源和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辨能力,也增强了文化自信和乡土情怀。

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觉悟。学生们通过关注时事热点、分析社会问题、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等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素养和参与意识。

四、开展主题性德育活动

为了进一步增强德育效果,笔者积极开展主题性德育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爱国情怀。

例如,“家国情怀”主题征文活动是笔者经常组织的一项德育活动,通过提供一些关于家庭、国家的话题或素材,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进行创作。在征文中,学生们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感激和对国家未来的憧憬。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更加珍惜家庭关系和国家给予的幸福生活。他们表示要将家国情怀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动准则。

此外,“经典诵读”活动也是一项富有德育意义的实践活动。笔者选取一些经典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作为诵读素材。通过集体诵读的方式,学生们共同感受文学之美和思想之深邃。诵读活动中还经常配以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们纷纷表示,经典诵读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还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五、结论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德育与思政的重要阵地。通过上述四条实践路径,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德育与思政融入日常教学中,培养出既有知识技能又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的新时代好青年。未来的教育工作应更加注重德育与思政的结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系教育教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专用,课题项目《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思政构建策略与实践探究》,课题编号:22PTZD010 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艳.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初探[J].创新人才教育,2023(5):22-26. 

[2]尹效登.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德育培养创新路径探析[J].师道·教研,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