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通信下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融合通信下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研究

郭丽华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21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视频会议系统有了很大进展,随着视频会议场景日渐丰富,视频会议数量持续攀升,会议电视的自主化、自助化亟待提升。文章首先分析视频会议系统设计需遵守的原则,其次探讨融合通信下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以期对大型企业视频会议系统的部署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合通信;视频会议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了解事件和交换信息的需求从最初的通过书本、语音和口头等方式不断拓展,进而到应用网络通信来准确、迅速地传达信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各种技术被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诞生了多媒体通信这类新的技术。计算机的普及、网络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不断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通信的发展。作为将这些先进技术融合的成果,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诸多便利,但要保障其正常运行,需要高度重视在使用过程中的运维工作。

1视频会议系统设计需遵守的原则

(1)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智能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具体设计环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果,应当严格遵守智能化原则。具体而言,在系统当中不仅应当综合考量到关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科学应用,而且还应该通过运用操作的人性化、便捷性及各个系统间功能优化、互相对接、功能拓展等一系列方面,来充分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的良好效果。在智能会议室中,视频会议系统的数字化、集成度水平取得了大大提升,这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参与程度持续减少,倘若想要全面显示视频或是完成声音传输以及控制室内灯光,便应全面体现出其智能化、信息化的运转特点,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各项要求均可得到充分满足。(2)在对智能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完全表现出开放性这一原则。需明确视频会议系统一般都是包含集中控制、视频显示等不同模块,而这部分不同模块的接口协议、要求标准皆应严格遵守开放性系统原则,让系统可以严格依照技术指标所具有的一致性,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设备,借此使整个设备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兼容性以及拓展性。(3)在进行智能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的实际设计阶段,除了需要遵守智能化、开放性原则,同时还应全面体现出稳定性这一特点。此种稳定性主要就是对设备质量展开科学、系统衡量与考核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视频会议当中各个信号传输的本身皆对其稳定性、实时性等,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标准。一旦在信号传输阶段发生任何杂质或者是不足,都会立即被相关参与会议的人员而察觉到,鉴于此种情况的存在,则会对会议的顺利、有序开展带来巨大消极影响。这样一来,则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标准,不仅需要其在进行智能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及优异的工作能力,同时还需具有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唯有如此,方可保证在设计工作开展阶段,所应用的各个设备能够完全满足相关要求与标准,更好地提升智能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设计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2融合通信下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

2.1云端视频会议系统

当今,基于互联网基础上获取视频会议服务这一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也取得了大范围推广及运用。在此前提下,企事业单位不需要对网络结构体系展开大规模的调整与改造,而且也不用配备综合素养较强的信息技术工作人员,他们仅仅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的购买,便可获得有关的视频会议组件,将自己所购买到的系统连接至互联网,也可以快速展开安全的会议交流,通过此种交流沟通方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打破过于关于时间、空间方面的约束,而且还能够让有关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更加可靠、稳定,使互联网具有较高的安全等级。与此同时,企事业单位还可依据视频会议系统的实际运用场景,来把云视频会议系统、科学的划分成视频会议软件、视频会议终端、移动视频会议终端、会议室硬件以及企事业社交化平台等,借此来让各个部分全面发挥出其所具有的真正作用。

2.2网络视频会议系统间的连接方式

不同厂商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均不同程度采用了私有协议,因此直接互联比较困难,需要通过采用标准通信协议的方式进行连接。一般情况下,定义主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和从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之间的互操作规范,可将两个系统设定为主从关系,双方都能以一个终端形式加入到另一平台的会议中,从而实现双方的用户能接入对方平台的会议中。系统之间的连接信令建议采用SIP,双流协议建议采用BFCP,视频建议采用H.264或H.265等协议,音频建议采用G.711u/a或G.22协议。这种连接原则可以进一步扩展到3个甚至多个网络视频会议平台互通场景中。在连接时需要通过会议网关桥接到系统平台上,由于不同厂商私有协议差异,各个厂商需要提供自己的会议网关,把各自私有协议转换后再接入系统中;建议采用SIPTrunk模式接入;媒体也由各厂商终端私有/扩展媒体接口通过会议网关,采用标准的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RTP)中继接入到会议平台。网关内部可以是私有接口,外部应该遵循标准的SIP规范。信令转换功能由双方平台完成,而媒体转换功能也可以由平台承担。在实际操作中,从系统配置专用的网络视频会议网关作为主系统的会议终端接入,在主系统中被视作一个会议终端进行管理。网关通常作为主系统中的联席主持人终端,与主系统设定的主持人协同工作,同时也可以在从系统中作为系统主持人终端或联席主持人终端。在会议过程中,网关向主系统上传从系统的混音,同时接受主系统混音并向从系统中的终端转发;网关作为主系统联席主持人终端时,可以在取得发言资格后向主系统传送发言人视频和会议文件视频,同时向从系统中的终端传送来自主系统的发言人视频和会议文件视频。由于各网络视频会议运营方的差异,系统之间连接实现数据统一同步可能性较小,通常不作为必备的要求。

2.3业务提升

云视频会议系统应用后,有多方面提升,凝练如下。1)提高工作效率,小规模的视频会议可以迅速自助举行,提升了各专业的工作效率。2)减少人员聚集,人员可在工位上参加视频会议,降低聚集性风险。3)提升保障效率,提高会议系统自助性,小规模会商参会者可自行保障。4)融合传统会议。云视频会议系统通过在各视频会议室添加硬终端,硬终端接入各会议室的音视频外围设备,从而使软硬视频会议可以互相融合,充分利用了往期建设投资,使云视频会议系统具备了召开大规模视频会议的可能。5)视频信访接待。云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在大型国有企业内部网络覆盖范围内实现视频信访接待,满足异地信访接待等的办公需求。

结语

网络视频会议业务的未来升级需要依托高可靠和高安全的环境,目前的开放互联网还无法从根本上满足这种需求。基于网络5.0技术构建的新承载平台,网络视频会议可以在完成各项业务功能的同时,将大量可信机制传递、业务质量保障的任务交给承载网来实现,而将业务系统本身的任务大大简化。由此带来的影响将深刻改变网络视频会议今后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崔岩.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在电视直播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9(09):154.

[2]雷王微,王晶.软硬件结合的新型视频会议系统的组网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2,6(3):84-87.

[3]萨如拉.探析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在电视直播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7(2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