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管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群众文化管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

陈丽娟

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博南镇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672699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全球化的影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丧失和消亡的危险。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群众文化管理强调文化的基础性和民众的主体性,注重社区参与和民众意识的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目标高度契合。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纳入群众文化管理的范畴,探索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群众文化管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管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策略。研究表明,群众文化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紧密关联。在群众文化管理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包括政策建议、社会参与和群众意识的提升、技术手段和资源保障的改进等方面的策略。

1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管理的相关概念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和传承性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知识与实践、手工艺技艺等各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瑰宝,也是人类文明多样性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旨在维护人类的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表达和传承。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如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口述历史、民间故事等;社会实践,包括庆典、仪式、节日、宗教活动等;习俗和传统的知识与实践,如传统医药、农耕技术、手工艺技艺等;手工艺制作,如传统织布、陶瓷、木雕、竹编、金属工艺等。如美食大的制作,如永平的黄焖鸡,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和紧张筹备,永平县成功获得了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的“中华黄焖鸡美食之乡”荣誉称号。在“千古博南、味道永平”的历史积淀基础上擦亮“千里寻一味·永平黄焖鸡”的县域品牌,是永平县餐饮业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是并有效助推永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色,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1.2群众文化管理的意义

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创造的集中体现,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表现。群众文化管理能够促进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创造,激发他们的文化活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创造能力。其次,群众文化管理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引导和管理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加强社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念,增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群众文化管理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传承、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的关键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如何平衡保护和传承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记录、保护、修复等,但同时也要确保其传承不被僵化,能够与时俱进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素质和能力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传承者的传承技艺、知识和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因此,要通过培训、教育和传承机制的建立,提高传承者的专业素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质量。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有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要探索其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和路径,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与交流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共享。

3群众文化管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

3.1政策建议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传承责任,并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协调和推进保护与传承工作。同时,加强与社区、传承者和相关组织的合作,形成多方参与的保护网络。加强传承者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政府应组织培训班、讲习班等活动,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建立传承者的激励机制,通过给予荣誉称号、奖励经济补贴等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传承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和传播。政府应投入资金,建立数字化平台,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同时,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给更多的人,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政府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展览和论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共享。所以,政策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3.2社会参与和群众意识的提升

应鼓励和支持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相关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传统音乐演奏等,增强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建立社区文化委员会或类似机构,由社区居民自愿参与,负责协调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项目和活动,如举办展览、培训等。同时,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和营销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提高其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国际论坛等,增进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共同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所以,通过社会参与和群众意识的提升,能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

3.3技术手段和资源保障的改进

应投入资金和人力,建立全面的数字化平台,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和资料。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加精准和全面的记录和保护。同时,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给更多的人,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应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同时,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科技创新和应用的项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技术进步。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同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资源保障,提供必要的设备、资金和场地支持,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开展工作。所以,通过技术手段和资源保障的改进,能够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结束语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十分重要。通过研究,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促进群众文化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孙芳.文化馆保护与传承非遗的策略与途径研究[J].对联,2022,28(18):38-40.

[2]王霄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若干问题探析[J].文化遗产,2022,(05):1-9.

[3]安启龙.文化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策略分析[J].文化产业,2022,(25):127-129.

[4]孟庆凤.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2022,(25):16-18.

[5]邱萍,赵瑞斌,熊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标准化的关系辨析[J].中国标准化,2022,(17):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