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核心素养指向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初探核心素养指向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

顾宏网

江苏省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 212215

摘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颁布,课程名称的改变,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落实课程目标设定、探究高效教学方法、优化学科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学科评价

随着2022年4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信息科技课程”)的颁布,“信息技术”课程名称转向为“信息科技”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国家课程而存在,虽然仅是一字之差,但是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方面却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针对当下的这种新环境同时在新旧教材衔接的情况下,如何保质保量的组织好课程教学成为了教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刨析课程素养内涵落实课程目标设定

在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的简介中提到其主要包括四方面:(一)信息意识,它是指是人们对于数字化社会数据信息的一种敏感度和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二)计算思维,主要指计算思维不是编程思维,其侧重于概念化而不是程序化,同时它的人的思维而不是计算机的思维;(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其侧重于选用合适的数字化设备等,通过管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并创造性解决问题,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四)信息社会责任,主要涉及到遵守信息领域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根据对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的解读,也要紧跟落实相关课程目标。2022版信息科技课程目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总目标是针对教学的纲领性目标设定,同时由于各学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差异性,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也很贴心的提出了全学段的课程目标。

为此,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当在充分学习理解课程总目标的前提下落实不同学段学生的课程目标,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侧重于信息生活的体验;中高年级的学生侧重于对于信息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的掌握及应用体验。只有在掌握基本课程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时,教师才能有针对性、有建设性的准备科技素材和科技内容,促进学生的优质性发展。

二、丰富优化课程内容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根据信息科技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以及不同阶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分析,2022版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将围绕6条逻辑主线(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9个内容模块(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物联网实践与探究、互联网应用与创新、过程与控制、身边的算法、数据与编码、在线学习与生活、信息隐私与安全、信息交流与分享)和4个跨学科主题(互联智能设计、小型系统模拟、数据编码探秘、数字设备体验)17个项目(未来智能场景畅想、人工智能预测出行、在线数字气象台、无人机互联表演、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小型扩音系统、小型开关系统、解密玩具汉诺塔、游戏博弈中的策略、用编码描述秩序、用数据讲故事、自我管理小管家、在线学习小能手、信息安全小卫士、信息管理小助手、用符号表达情感、向伙伴推荐数字设备)设计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

从中可以看出此课程内容分为内容模板和跨学科主题两部分,同时3-8年级单独开设课程,其他年级则融入到其他学科中,这样的设计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探究和实践的时间,使得教学与前提分析的核心素养紧密的衔接在一起。

基于以上学习环境和内容的改变,作为教师除了课程内容的基本讲解外,也要注重跨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教学方法的选择则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重技术轻素养的环境下,教师多以操作性和讲授式、演示性教法为主,学生不知其所以然的被动学习。而当下随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改变,倡导核心素养渗透的同时更期待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因此在以往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教师们也要与时俱进,依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可参考翻转式、混合式、项目式、线上线下、游戏法等不同的教法,在学法上也要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势,通过启发激励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便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做到“科”“技”并重。最后,教师也要不断的充实自我对于信息科技认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三、立足学业质量标准优化学科评价体系

当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业任务时,则需要对其在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四方面达成的学业成就和表现特征上及时进行全面的描述,以达到评价育人、素养立意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好的评价观念可以促进师生教与学的优化性发展,从而形成“教—学—评”一致性的评价原则。具体表现为:(一)在教学上要侧重于知识点的形成和具体应用的情境化考核。(二)由于信息科技课程提出当下的学科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的趋势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主题,因此在教学中除了知识技能的训练外,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做事能力的构建。(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课程学习中的培养意义也是非常重要,因此在评价时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

在评价中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融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随时记录从而形成“档案袋”等作品)与综合性评价(除了对知识、技能的评价外,更侧重对于情感和价值的把握评价)相结合。根据评价结果的呈现而进行对应措施的调节和应用,从而更好的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管理。

信息科技作为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有其理论性和综合性,因此要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考核两手抓。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重难点并进行“任务卡”的设计,任务卡中涉及到“记录员”和“讲解员”,两个人合作学习一同互助完成任务卡的填写,在此过程中巩固了学生的文字书写也强化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并加强了语言能力的表达,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实践操作中也能根据一定的专业知识进行可视化的产品呈现,同时在原有基础上的探究与创新,很好的激发了学生数字化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实践,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让学生们通过“自评”和“他评”的形式相结合,以便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2]杨进喜.试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性[J].学周刊,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