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语功能分析法在高考文言断句中的实证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谓语功能分析法在高考文言断句中的实证研究与应用

李可存

阳春市第二中学     广东省 阳春市     529600

摘要:文言文作为语文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是考生备战高考时的一大难题。其中断句技巧尤为关键,但在备考过程中往往被学生忽视。为了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谓语功能分析法应运而生,这一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了新的学习视角。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谓语功能分析法在高考文言文断句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学生们的文言文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谓语功能分析法;高考文言;断句;实证与应用

谓语功能分析法是一种专门针对文言文断句的教学方法。它聚焦于句子中的谓语动词,通过分析谓语在句子中的位置、类型及其与其他成分的关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意义。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谓语在不同文句中的表现以及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都证明了谓语功能分析法在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方面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不仅强调了谓语在句子结构中的重要性,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系统和科学的学习方式。

一、谓语位置分析

谓语位置的分析在高考文言文的备考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致研究历年高考文言文真题,我们不难发现谓语在不同句子中的位置变化多端。有时谓语位于句首,起到引领全句的作用,凸显出谓语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的重要性。而在其他情况下,谓语则可能隐匿于句中或句末,与其他句子成分如主语、宾语等共同构建完整的句意。这种谓语位置的灵活性充分展现了文言文句子结构的丰富多样。

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这句话的断句为例。在这个例子中,谓语的位置分析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我们看到“为人质厚少文”中,“为”是谓语,描述了吴汉的性格特点,这个谓语位于句首,引领了整个句子,突出了吴汉的性格特征。接着,“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中,“能”是谓语,表示吴汉在紧急情况下不能用言辞表达自己,这个谓语位于句中,具体描述了吴汉的一个缺点。然后,“多所荐举”和“勤勤不离公门”中的“荐举”和“勤勤不离”都是谓语,分别描述了邓禹和其他将领对吴汉的推荐以及吴汉对公门的忠诚,这些谓语位于句中,进一步描述了吴汉的品行和行为。最后,“亲之”中的“亲”是谓语,表示皇帝逐渐亲近吴汉,这个谓语位于句末,总结了整个句子的意思。

因此,学生有必要深入探究谓语位置的规律,理解其位置变化对句子结构和意义的影响。这样,在面对高考文言文断句题目时,他们就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句子结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从而提升解题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通过对谓语位置的分析,学生还能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为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谓语类型研究

深入剖析高考文言文中谓语的实词与虚词类型,是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实词谓语侧重于描绘具体动作或状态的实际性,而虚词谓语则更加注重传达情感色彩或展现作者的独特态度。对这两类谓语的细致研究,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它们在句子中所承担的语法角色,进而在阅读文言文时,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把握句子的构造和修辞手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对谓语类型的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文言文中,谓语主要由实词和虚词构成,两者各具特色。实词谓语,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等实词构成,这些词直接展现了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如“行”“笑”“美”等,为句子注入了明确的动作或状态内涵。而虚词谓语,则以系词“是”及助动词、副词等为主,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连接、修饰或强调,如“是也”“可”“必”等,为句子增添了丰富的语法色彩。

深入掌握这些谓语类型及其语法功能,对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构造和修辞手法大有裨益。以句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为例,“学”“参省”“知明”“行无过”等实词谓语清晰地展现了主语“君子”的行为和状态;而“是”作为虚词谓语,则巧妙地将前后句子连接在一起,使整个句子更加和谐统一。因此,对谓语类型的深入研究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关键环节,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精髓,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谓语与其他成分关系研究

谓语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是构成句子结构的重要纽带。在文言文中,谓语与主语、宾语、状语等要素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句子的完整意义。主语是谓语行为的主要执行者,宾语则是谓语行为所针对的对象,而状语则提供了谓语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背景信息。谓语的功能在于表达主语对宾语的某种动作或状态,同时受到状语的制约和影响。这种密切的关联使得谓语在句子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谓语功能分析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剖析文言文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句子的真实含义。

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这句文言断句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谓语与其他成分的关系来深入理解其含义和结构。

首先,我们找到句子中的谓语:“救”“歃盟”“为界”“危”“死”和“忠于”。这些谓语分别描述了不同主体的行为或状态。接着,我们分析这些谓语与主语、宾语的关系。例如,“赵不救魏”中,“救”是谓语,“赵”是主语,“魏”是宾语,表示赵国不救援魏国。同样,“魏歃盟于秦”中,“歃盟”是谓语,“魏”是主语,“秦”是宾语,表示魏国与秦国缔结了盟约。然后,我们注意到“是赵与强秦为界也”中,“为界”是谓语,它连接了前面的句子和后面的结果,明确表示了赵国与强大的秦国之间形成了边界。这种边界的存在意味着危险和死亡将接踵而至。最后,我们理解到“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这部分,其中“危”和“死”都是谓语,描述了土地和民众的困境。这里的“亦且”强调了这种困境的严重性和持久性。

经过对谓语和其他句子成分的综合分析,我们得以透彻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若赵国选择不伸出援手给魏国,魏国恐将转向与秦国结盟。这样的联盟将使赵国与实力雄厚的秦国接壤,进而使其土地和子民长期暴露在危险与死亡的威胁之下。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大王的忠诚,更凸显了对赵国未来的深切忧虑。

四、总结

谓语功能分析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方法,在应对高考文言断句题目时展现出了卓越的应用价值。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我们证实了该方法在高考文言断句中的实际效果。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谓语功能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并探索提升应用效果的策略,旨在为高考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教学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和支持。同时,我们也鼓励广大考生积极学习和运用谓语功能分析法,以提升自身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志远.破防文言文阅读的备考策略——以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题为例[J].招生考试之友,2023(7):21-23.

[2]张世英.当断则断,不受其乱 ——高中文言文断句备考略谈[J].广东教育(高中版),2022(6):4-6.

[3]王梅.用五步法应对高考文言断句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22(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