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体育在教学上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9
/ 2

浅谈当今体育在教学上的重要性

黄洁兰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小学   510100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内涵,注重对学生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进行培育,当今体育在教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培育学生体育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有效策略;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仍旧存在着指导力度不强、学生运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深入解读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体育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与调整,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开展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培养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仍旧沿用传统方法,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此同时,单一化、机械性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对体育运动的抵触心理,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另外,部分教师认为在体育课堂中指导学生完成相关锻炼即可,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育,致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只流于表面,未能够发挥体育学科真正的育人功效。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体育之有效,至于强筋骨,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帮助学生在健康知识的引导下,通过运动锻炼自身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灵敏等能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身运动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如此,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中,学生还能够掌握竞技体育的规则以及合作技巧,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体育科目中核心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教师可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运动氛围中形成遵守、尊重、奉献、责任、坚持、协作、决策、凝聚、团队等优秀的品质,以自身力量推动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

三、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宣传,拓宽宣传渠道,普及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是体育核心素养中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前提。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较为有限,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缺乏良好的健康知识,对疾病预防、健康饮食、运动安全等方面的了解较为片面薄弱,严重影响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对此,教师应充分借助体育课堂,结合学科内容向学生传达普及健康知识,进而帮助学生在科学、规范的理论支持下积极投入体育运动之中,获得自身体质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开展《跑步》主题教学时,教师在本课开展前一周可利用校园广播站初步宣传与“跑”这一主题相关的体育健康知识,拓宽宣传渠道,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与跑步相关的安全常识。随后,在课程正式开展前,教师可以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在跑步活动开展前所需做的准备。结合学生给提出的需要开展热身活动、需要配备专业田径场训练鞋、禁止携带尖锐物品等答案,教师持续补充,为学生普及相关运动健康常识。随即,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跑步练习。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在完成长途跑步训练后,大汗淋漓,迫不及待地采用冰水进行降温,或是大口饮用冰水。面对学生的这一行为,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并指出倘若在剧烈运动后立刻饮用冰水会刺激胃部毛细血管,对脾胃功能造成伤害,还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近年来由于运动后立刻饮用冰水所发生的安全事故的视频。在直观的讲授下,学生能够加深对健康知识的印象。健康知识的有效普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运动观念,极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健康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安全事件发生,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组建游戏,营造运动环境,增强运动热情

环境能够起到促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目的,当前在小学体育运动中课堂教学质量迟迟无法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教师指导力度不足,缺乏创设情境的有力方法,进而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为实现理想化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应注重课堂环境的建设,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使学生在玩耍中感受运动的魅力,通过此种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同时也能够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开展《立定跳远》相关主题教学时,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首先在室外为学生准备立定跳远场地,确定起跳线,并在地面标记跳跃长度,帮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了解本课所学知识内容与“跳跃”的关系。随后,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在班级内设计“小兔子回家”的游戏活动,鼓励学生模仿小兔子的起跳动作,双腿并拢向前跳跃,看一看哪个“小兔子”能够利用最短的时间回到“家中”。在良好的氛围下,学生纷纷尝试跳跃,拼尽全力起跳向着终点前进。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在良好的氛围中实现自身运动能力的有效提升,进而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要充分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素养”为先,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成就感与喜悦。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学体育教育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进而为建设体育强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明贞.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35):67-68.

[2] 葛建霞.构建体育“学本课堂”,发展体育“核心素养”[J].田径,2020(9):63-64.

[3] 朱博.探索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