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2
/ 2

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

甘玲玲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市江津区  402247

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革,高校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中,通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价值观念的引导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路径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高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作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一、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第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增强自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学业和生涯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三,推动高校教育内涵发展。思政一体化建设有助于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促进跨学科整合和交叉融合,构建有机的知识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的综合发展。第四,增强高校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通过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高校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培养有社会担当和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为建设更加文明、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做出贡献。

二、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不足

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资金紧张影响了项目实施和教学设施建设,缺乏优质的教材制约了教学内容。这些问题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阻碍了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缺乏教育资源也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影响学生成长发展。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一些高校的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中,教学目标不明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清晰和明确的教学目标会导致教师教学方向模糊,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缺乏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也会影响评估教育效果的准确性,难以量化和评估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提升情况。学校和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还会影响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降低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学科结构狭窄

一些高校存在的问题是学科结构狭窄,过于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情况导致学校教育仅关注学术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学生缺乏全面发展,整体素养和综合能力有所缺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另外,如果高校只顾专业技能培养而非思政教育,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难以做出独立明智的选择和判断。

三、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路径

(一)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

高校可以通过整合内部外部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和师资培训力度,来确保教育资源的充足和提升教学质量。内部资源整合是指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促进不同学科和教学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比如,学科间可以开展跨学科合作项目,共同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外部资源整合包括开展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来获取更多资源支持,增加项目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例如,与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以通过申请国家级、地方级以及相关基金会的资助来支持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项目,用于改善教学设施、购买教学资源、举办教学活动等方面。另外,设立专项经费或奖学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此类教育改革项目,激励更多人积极投身其中。高校应组织定期的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水平,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落实课程思政一体化的核心理念。

(二)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

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清晰的方向和目标,指导教学实践并评估教育效果。课程思政一体化的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目标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具体体现,成为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制定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需要确保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课程内容应围绕国家政策、社会热点、伦理道德等方面展开,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而教学大纲则要求明确思政教育的位置和作用,明确教学任务和内容,同时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实现教育目标提供有力支持。另外,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也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教师在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可以有效地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通过确定共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思政教育能够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互相促进、相互渗透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这种有机整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思想境界,也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三)推动跨学科融合

推动跨学科融合是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促进综合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跨学科融合能够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形成更加全面、立体的认知体系。通过跨学科融合,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专业知识,还能够了解不同学科背后的思想影响和政治意义,提升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跨学科融合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可以将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相互借鉴,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体验。例如,在跨学科合作的项目中,学生既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团队合作等活动,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养。另外,跨学科融合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问题解决能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和融合可以促使学生跨越学科界限,更好地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应对未来社会和工作挑战。最重要的是,高校通过鼓励跨学科融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师生之间的互信和理解。教师在跨学科合作中可以共同探讨和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共同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形成更加良好的教学氛围。

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推动跨学科融合等措施,高校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胡朋,王文飞.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06):240-242.

[2]兰霞萍,程样国.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一体化教学化[J].科教文汇,2024,(04):1-7.

[3]尹露露.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0):171-173.

[4]孙冬雪,孙立雄,王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J].品位·经典,2023,(17):81-83.

[5]肖琪.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