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中学”理念引领下的美术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在“做中学”理念引领下的美术教学探究

王欣瑶

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215000

摘要: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大、理论性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出现“满堂灌”的现象,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性活动,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对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以学定教,以教定学,做到教学做合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内涵,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欣赏教学  实践性教学做合一 深度学习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坚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紧密结合,这样才能避免教师死教书,这正好与新课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谋而合,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例阐述“做中学”理论下的美术欣赏教学探究。

一、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本次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高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语言表述能力,审美意识正在逐步形成,一些学生已经能够体会美术作品的情绪、气氛和形式语言。如《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的代表作品,被董其昌誉为“宋画第一”,在构图、技法、墨色、细节等方面都体现了画家高超的造诣,每一方面都可以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但在一节课的容量中,既要深度识读作品,又要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加工和提炼。《溪山行旅图》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所谓高山仰止,不外如是,而这第一印象就来自于画家巧妙的空间布局,也就是构图。所以,笔者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从画面构图来引导学生深度赏析作品,通过图像解构的方法探究画面的形式美,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内涵,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笔者在导入环节设置了一个小练习,以“高山仰止”的字面意思是什么为问题导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描述,脑海里已有了一个画面,接着学生用一分钟快速表现“高山仰止”的画面,比较谁画的山看起来更高。通过小练习,学生对“高”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当笔者把一比一的高清原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纷纷感叹,带着这样的“崇拜感”初识画面,有效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高达两米的巨作《溪山行旅图》,画家运用高远法,描绘了近景、中景和远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笔者用学生都很熟悉的苏州的地标性建筑——东方之门作为范例,同时出示两张图片,一张远观平视图,一张近观仰视图,让学生观察哪个看起来更高,为什么。通过对比,学生一目了然,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教师将难以理解的概念性知识,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举例,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问题引领,主动探究

图像分解主要是把美术作品中的形式语言及画面的组合关系分解出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师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运用图像分解的方法,以问题探究的形式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作品的内涵,研究画面形与形、形与色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作品画面形式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建构学生自己对作品意义的解读方式,从而提升美术欣赏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画面结构,笔者用问题探究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笔者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寻找视觉中心,接着进一步探究形成画面的视觉中心的原因。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中景山岗的树、近景的石头等景物,这些景物的轮廓线呈现出向上的三角几何形,学生直观的看到 作品构图的巧妙。画家利用前景、中景到远景的三角几何造型,凝聚了观画者的视觉方向,形成中轴线,所以越向上看越有腾举之势。

学生通过前面的观察与评述,对画面的构图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深度理解画面的构图与均衡,笔者以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画面的构图,思考画家是如何让画面保持平衡,学生针对问题展开了讨论。接着笔者在PPT上出示了两张图片,一张为原图,一张抠掉了前景的巨石,通过对比学生一目了然,是作品前景的巨石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使学生深度体会画面的均衡感,笔者在课件上把远景大山用一张户外遮阳伞的图片覆盖,把伞下的支撑物覆盖在前景巨石上,

巧妙地把将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化、形象化的图像,学生恍然大悟。

三、聚焦细节,各抒己见

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往往缺少仔细观察、深入体验、主动追寻与积极探究等环节,经典美术作品中的细节美,如线条、用笔、比例,以及画面背后所表达的画家情感等,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

由于《溪山行旅图》尺寸大且细节多,教室一体机的屏幕大小有局限性,学生无法看清画面的细节,教学效果会大大缩水。所以笔者准备了6张全幅高清原图(

KT板),每六个人一个小组,以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寻找画面中能表现山高大的细节。学生通过近距离欣赏作品,看到了画面中的行旅、建筑、小溪等细节,体会到了这些景物与大山之间的巨大比例反差。笔者让学生思考画家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以及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笔者总结到,画家可能想要表达山是永恒不变的,而人就是大自然中匆匆的过客而已,就如画面中那支匆匆赶路的商旅队伍和隐藏在山林中的行旅一样,表达了画家面对大自然的雄伟壮阔而谦恭折服的人生态度。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由观察表象到更深一层的情感表达,在思考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画面走进画里,体会画家所表达的情感,引起情感的共鸣。

四、创意实践表达感悟

美术欣赏与美术创作是美术活动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并且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两个方面。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可以通过美术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在实践中加深对作品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的理解和感受,有效提高美术欣赏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在课的最后,笔者让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把课前的练习运用高远法再次完善,学生在创作中添画了前景、中景和远景,利用比例的对比,表现高山仰止的画面,并能尝试用雨点皴来表现山石的质感。笔者把学生完成的作品全部展示在黑板上师生互评,学生在评价作品的过程中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审美判断,发展自信心。从图像识读到美术表现,学生从探索者到实践者,加深了学生对画面形式语言和作品内涵的理解。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探究,笔者感悟到在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经历了“做”的过程,经历探索与创造的感性体验,他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习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情特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运用“做中学”原则于以“做”为中心,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感受创造,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提升以及美术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2]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3]李力加.名师如何练就名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5]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