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提升服务地方产业集群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职业院校提升服务地方产业集群能力

探究

王文利 姚明 田凯 

石家庄装备制造学校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899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呈现了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经济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对各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极大。职业院校在确定其人才培养定位时,必须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区域产业集群的种类和规模,根据当地的产业集群的种类和规模进行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把区域性集群优势和特色作为职业人才培养定位的目标和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集群;

引言: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党的二十大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随着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的连续出台,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深化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筑牢了“四梁八柱”其历史使命也提高到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的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产业,职业院校需要深入了解当地产业需求,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就业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近年来石家庄市的职业教育乘势而上,蓬勃发展。全面建成投用职教园区,组建了五个千亿级产业产教融合联盟,建立了石家庄高新区产教融合市域联合体,为石家庄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全市职业院校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势,成为亟需研究解决的一项新课题。

一、职业院校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势遇到的困难问题

(一)中职学生升学意愿的增强影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推行。

近年来中职学生选择升学的比例越来越高,学生入学的第一目标就是升入高职或本科学校,升学失败后才会有一部分选择直接就业。中职教育已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教育,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90%以上的中职学生群体都有上高职院校的意愿。以赵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晋州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例,赵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3年毕业生1667人,升学1425人,未就业拟升学81人,直接就业161人。晋州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3年毕业生1139人,升学1065人,直接就业74人。目前中职学生升学途径主要是贯通培养(3+4、3+2、2+2+2)、高职单招、对口高考等形式。这几种升学方式考核内容虽然都包含职业技能考核的内容,但主要竞争还是在文化课成绩的竞争。这样就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更加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技能实训的练习相对较少,学生通过校内实训课学习,其技术技能水平完全可以应对目前各类升学考试的技能考核的要求,学生也没有动力和意愿到企业顶岗实习或拜师学艺,这就严重影响了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推行。

(二)存在校企双方的培养目标不统一现象

企业注重经济效益,而学校注重社会效益。企业的根本目标在于获得市场收益,成本与收益是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决定性变量;而学校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适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以人才红利来获得社会效益。企业往往追求生产的经济效益,而学校更加追求就业率的提升,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更关注学生将来的职业适应性,会有意识地让学生能够获得在不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河北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经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本都是12-18个月就有颠覆性技术出现,学生用的教材、实验系统一般4年为一个周期,这样就出现了,学生学习完成,到了企业所学知识技能落后了。这种“利益”追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导致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在人才培养中各行其是,不能形成发展合力,导致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各主体之间的目标差异容易造成合作关系的不稳定,增加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易成本。

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营造有利于产教融合的环境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一是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开发、重大项目布局中,充分考虑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求,将产教融合发展作为基础性要求融入相关政策,同步提出可操作的支持方式、配套措施和项目安排。二是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适度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杠杆,激励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以为高校师生深入企业锻炼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双方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构建起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以支持产教融合深度发展。

(二)加强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减少校企双方目标差异。

加大政府统筹,依托职教园区、职教集团、产教融合型企业等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常态运行机制。发挥央企、国企、大型民企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企业设置访问工程师、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标准要求、岗位设置、遴选聘任、专业发展、考核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健全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聘请一大批企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到学校兼职任教。鼓励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和员工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教师立足行业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推进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或实训基地实训。联合行业组织,遴选、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兼职教师资源库。

(三)降低校企双方合作成本。

重点解决校企合作信息不对称、对接合作不顺畅、评价导向不一致等突出问题。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校企各类 需求精准对接。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各类产教对接活动,推动院校向企业购买技术课程和实训教学服务,建立产业导师特设岗位,推动院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定期实践锻炼制度化,促进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推进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组建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搭建行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信息对接、教育服务平台,聚合带动各类中 小企业参与。探索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科技园区、众创空间、中 试基地,面向小微企业开放服务。建设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库。

三、加强职业院校自身实力,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

(一)立足职业院校提升服务能力。

职业院校要与当地产业集群相关行业企业对接,共同制订和实施培养计划,完善中职院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主动争取校企合作,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培养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能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求进行订单式培养。

(二)以项目化教学为手段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项目化教学”的教学内容体现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激发学生关注未来的职业需求;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工作过程训练,使学生获得普适性的工作过程,实现学生思维过程的完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技术竞赛,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改革。

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是一个专业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机会,也是一个展示自我创新特色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体现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提高学生参加技术竞赛积极性的同时,要通过体制改革推动中职教育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的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

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为中心,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五)提高实验实践的学分比例。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培养学校“种子”学生,为培养拔尖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生源,提高学校的实践技能硬实力,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项目实践教学为辅,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加大力度投资学校实验室及开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根据中职教育教学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与校外合作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既培养计划,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七)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组织教师到厂家、企业单位进行实地实习,学习相关的技术,参与相关技能职称评定,培养“双师型”指导教师,让指导教师队伍作为科研项目的“带头人把从厂家、企业单位中学到的项目研发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带给所有的学生。

积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含离退休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教师讲授的机制。通过加强对重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带动和推进全校整体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八)构建基于职业能力要求的“1+X证书”课程体系。

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主动与劳动、人事部门联系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1+X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整合课程体系,把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课题名称:《职业院校提升服务石家庄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ZY22286

参考文献:

[1]齐亚从.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2016

[2]李静.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研究[J].科教文汇,20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