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

同晶

库车市实验中学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842000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与培养对于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思维特点和抽象特点明显的科学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与应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内化程度,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新课程要求,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学生思维;激发;引导

引言

思维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开展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形成理性的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当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因长时间受固有思维影响,依然以学生分数为重,课堂教学活动也都是以强化学生数学成绩为核心,板书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较为普遍。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并且数学教学效果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科学且缺乏灵活性,基本上都是直接将数学知识概念、数学问题等告诉学生,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提升。

1.2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数学知识具有复杂且繁琐的特点,由于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倦学习数学的心理。如果这种现象长时间存在,容易造成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爱回答问题,作业完成度也低。此外,学生由于数学基础知识薄弱,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一味追求教学进度,导致学生有问题也不敢请教教师,这样就更难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了。

2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策略

2.1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是单调和枯燥的,但数学学习过程却可以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下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对于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探究兴趣。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要合理利用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理解、运用,汲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学生能够提出一些问题,说明他们已经学会了主动思考;而学生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也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知识迁移的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教学的重难点融入情境之中,转换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求知,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找到愉悦感和成就感。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根本不会去认真地阅读问题和思考问题,完全凭借个人主观意愿进行回答,导致师生互动效果不理想,学生的数学成绩难以提高。为此,教师设计的情境需要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进而在实际运用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数学与日常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很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案例,调动他们的探究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学习,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教师要多提供师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用数学原理去阐述生活中的疑难问题,或者开展数学探究实践活动等,使学生沉浸在生活情境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使数学学习水平更上一层楼。

2.2数形结合,依托多媒体展示,将抽象问题进行具体化讲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思维的进步,仅凭数学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还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空间,构建具有特色的实践模式,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明显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就是数轴,通过一条直线表示数轴,在数轴中清楚地标注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也通过数轴完成有理数的运算,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更加清晰,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学习。初中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也是数学学习的重难点,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几何类知识授课时,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影像和AI智能展示,将抽象的几何知识形象地为学生演示讲解,在观看中引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与发展,在课后练习中通过模型和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实例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构建清晰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呈现树状结构的展示重难点的知识框架图,它能将繁杂的知识通过形象清晰的框架图展示出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地展示出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借助信息技术制作色彩丰富的思维导图,从感官体验中刺激学生的接受和记忆能力,通过层级明确的知识构图,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数学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正负数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以数为中心,分支“数”“数轴”“正数”“负数”,对每个知识点再进行详细设置,学生通过清晰地对比和形象地展示,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容易,从而有助于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教育改革一直在路上,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顺应教育改革趋势,不断学习前沿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将各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方法。初中数学教师还要善于总结反思,打开学生的思维,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平台,让数学课程焕发生机,推进初中数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洪贵兴.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考试周刊,2023(3).

[2]高亮荣.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8).

[3]杨学贵.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学周刊,2023(18).

[4]王冰,张辉殿.丰富初中数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