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助力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浅谈体育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助力策略

余磊

商南县恒大小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贯彻这一理念的前提必须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作为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本文就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继而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旨在为体育教师解决学困生运动学习诸多问题提供借鉴。

一、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内涵指向

1.体格特殊,难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放眼于全国中小学校,基本各个班级均存有“小胖墩”“小豆芽”学生群体。由于这类学生在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上远逊于正常指标的学生,导致这类学生运动学习基础薄弱,难以完成相应的体育学习内容,尤其是“小胖墩”学生群体在田径类或体操类教学中,往往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完成一定高度、远度、距离、时间等方面任务的身体活动,这对他们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2.感统失调,动作技术完成质量较低

青少年学生感统失调的症状常表现为同手同脚、动作僵硬等肢体不协调的现象,与其他正常同龄学生相比,他们在运动中常表现出动作笨拙、平衡感差等不协调症状以及焦虑忙乱、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迟钝现象。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常表现为动作技术僵硬、不协调、缺乏美感,动作技术完成质量较低。尤其当教师增加运动量与运动负荷时,上述情形更为明显。

3.情绪消极,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

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常因运动技术学习经历多次失败和挫折之后,容易情绪消极、丧失自信,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譬如,在游泳教学中,学生常因不熟悉水性,几次呛水后便害怕下水,对学习游泳产生抵触的情绪。同时,教师也没有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这类学生并不存在体格、本体感觉以及意志上的先天缺陷,只是因为缺少教师的鼓励与针对性的指导。

二、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原因

1.学生身体条件“弱”

对于因生物遗传导致的身材矮小、肥胖、四肢不协调的学生而言,他们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弱,容易遭到同学的“嫌弃”,甚至成为团体项目的“累赘”,加之这类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取得明显的进步,基于双重压力下,容易排斥体育课和体育锻炼,逐步沦为学困生。

2.家长文化焦虑过“重”

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课外体育灵活多样且受限制性低,能够根据自身的缺点进行针对性的学练,从而解决体育课堂上遗留下的学习问题。然而,当前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家长过于焦虑,往往“重智育、轻体育”。在多重压力驱动下,课外体育锻炼成为学生文化课补习的时间,导致课堂上遗留下的体育难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沦为学困生。

3.教师教学定位不“准”

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困生的出现也必然归因于教师的教学定位不“准”。表现为:(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受传统教学范式的影响,教学目标的表述常出现“90%的学生掌握某项技术……”,至于剩下的“10%”的学生却较少被提及,实质上这些隔三差五被教师“抛弃”掉的“10%”,正是学困生出现的始因。(2)教学方式定位不“准”,部分教师为了便于教学组织管理,凸显课堂整齐划一,通常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并未依据学生的学情差异而“对症下药”,采取“对症”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一般学生跟着跑、困难学生学不了。(3)教学评价定位不“准”。鉴于学困生本身就存在运动基础薄弱的现象,而“唯成绩论”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更多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的生成,却漠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幅度,对学生积极进取的学练态度以及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团结合作的体育品德视而不见。

三、体育学习困难学生的助力策略

(一)鼓励表扬  激发兴趣

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笑脸、一个赞许的抚摸、一个肯定的手势,看似简单一句表扬,却能给学生很大鼓励。我认为不能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学困生。当发现学困生某一方面有进步,我会请他负责领跑,或本节课当一次小老师,帮忙集合整队。同时,我还采用表率帮带法,把体育成绩拔尖的学生安排在前,学困生跟着做动作,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其体验运动带来地快乐。

(二)转变方法  挖掘潜质

体育学困生多为性格较内向与孤僻的学生,缺乏自信。因此,平时在分组时,刻意让强弱互补,使小组之间的实力均衡,特别是让学困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

以鱼跃前滚翻为例,让“体育学困生”熟悉的同学进行保护与帮助,并有意将他们分在同一小组练习,对消除其恐惧心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让学生尝试着从一开始不会到会,逐渐进步,用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三)增值评价  聚焦成效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仍较为单一,“以成绩论英雄”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在进入各学段运动学习之前,由于各自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学习能力均不相同,如若采用“一刀切”的终结性评价方式难免会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将不同起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增幅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这不仅能让教师关注到每位学生的进步程度,同时也能让学生观察到自身的点滴进步,由此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运动的参与性。体育教师还可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为学困生“量身设计”体育家庭作业,借助家校合作的力量,助推学困生迈入体育学习的正循环。

(四)家校合作  齐抓共管

对于特殊的体育学困生来说,光靠体育老师在课堂上40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合作。

为了提高三年级一位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针对他的实际情况,我和他的家人共同制定了一个家庭的训练“三部曲”:科学饮食——靠控制;积极锻炼——靠主动;专业训练——靠意志。经过一学期坚持不懈的锻炼,小浩同学状态越来越好,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体育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困生的培养与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实现,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应合理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能够解决学困生实际需求的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为学困生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目标筑基。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地了解体育的目的和价值,从而让他们身心真正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