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1
/ 1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赵峻

湖北省兴山县水月寺镇中心小学  邮编:443704  

    小学数学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检验。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分层设计数学作业,达到新课标所说的简练、精炼,不搞题海战术的减负要求。

“分层教学”模式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结构,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能使每名同学都能够不断增长知识,充分、自由地发展,提高综合能力。

   一、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教师布置作业都是不加以区别的,导致优等生认为作业过于简单,不利于培养优等生深入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学困生,这样的作业又成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拦路虎,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望而却步,从而失去兴趣。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这种现象更加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因此,数学校本作业分层设计显得异常重要。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是对传统作业模式的改进。对于优等生,它减轻了沉重的作业负担,留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开放、拓展的权利,对于学困生,作业分层设计能够夯实他们的基础知识,有效培养他们的获得感、成就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

二、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层次性原则:一个班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和兴趣点各不相同,这就是个性差异,教师应该通过长期的观察了解,将接受能力和兴趣点相似的学生分为一层,一般来讲,同班学生可分为三层,优等生一层,中等生一层,学困生一层。

2、开放性原则:现在许多数学题都是一题多解,依据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作业分层设计,利用导学案上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从各自容易切入的角度进行学习,鼓励一题多解,不做统一要求。

3、兴趣性原则:力求贴近生活,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有意识的将学生喜欢的事物放进题目中。

三、作业分层设计的具体要求

“因材施教”是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原则,让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练习,做量身定做式的作业,确保学生在数学上真正实现发展,分别从基础+提升+拓展三个层次进行设计。

1、分层计算:在计算教学时,要求优秀学生掌握计算顺序,熟练计算方法,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并完成拓展练习;中等学生要通过练习常规计算和简便计算来提高计算能力;学困生则反复练习比较简单的计算,掌握运算法则,培养基本计算能力。

2、分层解决问题:对于优秀学生,要求用综合算式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化解答开放性的题目,提倡解题方法创新,力求实现质的升华,培养学科素养,为国家培养尖端人才做好铺垫;中等生要求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先分步再综合。相对学困生,    我们则只要求多练习相对简单的题,确保掌握基础。

3、分层作业评价:教师在评价较为优秀的学生时,评价标准设计为,完成所有作业,正确率达95%以上,方能评为优秀;对于中等学生教师要放低评价标准,只要练习题正确率达80%,就可以评为优秀;对于学困生,还要进一步降低标准,只要做对1~2道题,教师就要给予鼓励,从而提高此类学生的自信心。

四、下面我以行程应用题为例谈练习设计的层次。

1、掌握基本结构和基本数量关系。一列货运动车和一列客运动车同时从两站相向而行,货运动车每小时行248千米,客运动车每小时行220千米,3.5小时后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灵活应用关系式,提高应变能力。甲乙两辆轿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两站相对开出,,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9小时,经过几小时相遇?

3、掌握规律,潜心探究,寻求发展。把上题问题改为:两车相遇后继续行驶,到达车站后又立即返回,再经过几小时第二次相遇?

    由于多种不同的教学层次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学生兴趣高,投入快,学得主动,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分层推进,把学生的智能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走在时代的前列,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倾听他们的反馈,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成长。

兴山县水月寺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