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课程思政的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3

融入课程思政的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治国  王茹玉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摘要:文章以《铁路信号电源》课程为例并结合其特点和教学实际,在原有教学改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目标,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和思政教育资源,构建轨道交通课程思政体系,最终探索出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信号电源、思政体系

1.铁路信号电源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校“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职业适应快,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依据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培养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领域及相关行业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运行维护和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目标,结合铁路信号电源大纲的要求,制定了《铁路信号电源》本课程的目标。

《铁路信号电源》知识目标主要是掌握信号电源主要设备的的基本结构、运行特性及日常维护和维修;掌握信号电源屏的结构组成、控制原理、日常维护及检修;掌握主要型号信号智能电源屏的结构组成、控制原理、日常维护及检修。

《铁路信号电源》能力目标是能读懂不同型号的电源屏的电路图;能对电源屏进行日常维护;能排除简单的电源屏故障;能对电源屏和智能电源屏进行基本的操作。《铁路信号电源》素质目标是具有独立思考,主动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思政建设应基于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思政教育目标,深入挖掘并系统梳理出专业课教学内容之中的思政元素,根据专业特色、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形成协同效应。见表1所示。

表1 《铁路信号电源》课程中思政元素

教学内容

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思政设计目标

实现途径

铁路信号设备的供电概况

信号设备对供电必须安全、可靠和稳定。安全和可靠与每个人的责任息息相关。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信号设备如何是供电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守职业规范,才能确保供电的安全和可靠。

通过播放和讲述电源屏故障导致铁路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引发情感共鸣,阐述树立

牢固的责任意识。

铁路信号交流稳压器

通过对有触点式自动不尝试交流稳压器的学习,发现存在着明显技术缺点,不断技术创新设计出无触点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而融入工匠精神。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掌握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原理和维护的技术上,通过不断技术创新让学生树立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的工匠精神。

通过提出问题,采用讨论法引出如何突破技术瓶颈而导出工匠精神。

电磁式电源屏

讲述电磁式电源屏检修与维护时融入自律精神。

讲述电磁式电源屏在电源屏检查、测试、调整等注意事项和规则时,融入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自律精神,遵守规则。

通过讲述不遵守电源屏检修和维护时规则导致铁路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引发情感共鸣,阐述树立

规则意识,养成自律精神,遵守规则。

信号智能电源屏

讲述我国在信号智能电源屏取得巨大技术突破是融入民族自豪感和工匠精神;在讲信号智能电源屏操作时融入融入自律精神。

讲述信号智能电源屏的发展历史时,通过讲述背后的历史故事,展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勇于创新,突破难关的工匠精神,以及显现出来的制度优势,树立起民族的自豪感。在讲述信号智能电源屏操作规则时,融入规则意识和自律精神。

通过讲述故事和操作案例来体现出工匠精神,树立规则意识,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自律精神。

以上通过对《铁路信号电源》课程特点的总结和教学模块中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将思政内容融入《铁路信号电源》专业知识教学中,为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3 《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

3.1 《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坚持整体性、特殊性、关联性及发展性的原则。整体性是指《铁路信号电源》作为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课程之一,它的目标定位、机制保障、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需要与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保持一致,坚持专业为导向,坚持全面育人的原则和目标,最终是培养符合轨道交通职业要求的人才。特殊性是指鉴于《铁路信号电源》课程自身的特点,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时,有其特殊的、独特的要求,例如蕴含的思政元素包含很多铁路精神、国家利益和安全等,这些思政内涵要比其它课程表现的更加明显和强烈。关联性是指《铁路信号电源》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密不可分,课程的开展是建立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很多课程它们之间是相通的,决不能将该门课程思政教学独立起来。发展性是指《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教学内容要不断融入新的技能、新的知识,相对而言课程思政元素也要结合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及时更新、补充,不断的改进、进步,与时俱进。

3.2 《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方案的设计探索

结合现有的《铁路信号电源》的研究基础和经验,将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作为一级体系进行研究,其包含四个方面:目标定位、机制保障、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而其中每个二级体系又包含不同的内容,目标定位主要从课程目标、学科目标和思政目标三个方面来确定课程的目标。机制保障主要从教管制度、政策支持和权责体系三个方面来保障课程的制度。教学实施主要从课程建设、过程实施、主体建设和教材建设不同方面来对课程进行一个完整的实施过程。课程的不断进步需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结合质量评价体系完成,在课程质量评价中包含同行、学生以及社会反馈等多方面评价,根据教学评价来不断改进教学。

4.《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实现路径

4.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普通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在高等院校里四年的全日制学习,系统学习并掌握特定领域内的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积攒能量。然而,合格的追梦人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更应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崇尚社会主义信仰,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因此,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所以,《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1.將工匠精神融入课程。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四个方面。

2.将自律精神融入课程。

自律精神是指在无人监督指导条件下,个体对自身约束能力,真正自律是一种约束、一种信仰、一种自省、一种自警、一种素质、一种自爱、一种觉悟,每个行业在长期的发展中都将形成独特的自律标准。

3.将社会责任感融入课程。

社会是无数个人以某种特定关系组织在一起的一个集合,社会不能脱离个体而独立存在;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其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会使个人努力的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增砖添瓦;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则会影响人类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还可能造成社会巨大的损失。

4.将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的规律融入课程。

事物与事物之前或者事物内容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对立性和统一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4.2整体规划、实施思路、重点措施、教学资源运用及推进步骤

随着高等院校教育事业在改革深化中的不断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更应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崇尚社会主义信仰,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因此,课程建设始终是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点,努力把《铁路信号电源》课程建设成为一门体现现代化教学思想,符合教育学普遍规律,并能适当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的学校思政课程。在教学手段上求新、求变、求创新,能够吸引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关注最新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扩大铁路信号的知识面,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积极引进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教学团队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力求在实现课程目标建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体现各自特点。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学习答疑和指导。具体措施如下:

1.修改和完善铁路信号电源课程教学大纲,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符合OBE教育理念。

2.完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创造条件让团队中新教师内部培养,外出学习。

3.不断完善《铁路信号电源》课程电子试题库,修改和完善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挖掘更多的思政元素。

4.积极参与行业竞赛、学术研讨等活动,与其他高校相互学习,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5.根据铁路信号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的《铁路信号电源》教材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的学科前沿技术和知识。

6.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改革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

7.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大力推进考试考核内容和方法改革,加强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尝试将学生科技创新作为学生学业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考试改革,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能力考试水平和综合考评。

5.结束语

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它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成春祥,胡甫才,杨志勇,商蕾.轮机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以船舶管理(轮机)课程为例[J].航海教育研究,2021(3):80~86

[2] 卢黎歌,吴凯丽.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三重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20(5):74~78

作者简介:张治国,男,陕西人,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学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