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张丽媛

黄泥河镇中学校 吉林敦化  133700

摘要:本文探讨了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旨在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这些策略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

1引言

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然而,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过于注重于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降低,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问题分析

2.1 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知识传授为主要形式。这一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却明显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考和探索机会,使得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传统教学方法在组织课堂时,常常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角色,只注重传递结论而忽略了解题过程中的思考和推理。这导致学生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仅仅能够机械地应对已经学过的题型。因此,急需转变教学方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在解决问题时具备更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2 学生学习动机的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他们将数学视为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难以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这种缺乏动机的学生通常只是机械地完成作业和应试,而无法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课堂内容过于抽象,难以与实际生活联系。传统教学方法未能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难以看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际应用。因此,亟需改变教学方式,通过实例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教学策略提出

3.1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将问题置于教学的核心位置,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首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问题,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挑战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这些问题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挑战性,以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解欲望。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于公交车速度和时间的问题:如果一辆公交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它行驶100公里需要多长时间?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解题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逐步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提醒他们使用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的公式来求解。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从彼此的经验中学习,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数学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解题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3.2问题解决式教学

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兴趣,这一方法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在问题解决式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问题解决式教学中需要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关于三角形面积和周长关系的问题:对于一个定周长的三角形,如何确定其可能的最大面积?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同时引导他们尝试新的解决途径。例如,可以提示学生使用导数的概念进行优化,或者通过构建方程组来解决问题。在学生进行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激励者。教师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问题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解题思路,促使他们从彼此的经验中学习,形成合作与共享的学习氛围。

3.3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合适的小组,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能够充分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灵活地安排小组成员,使得每个小组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例如,可以将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组合,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着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合作。同时,教师还应该密切关注小组内部的交流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思维水平。

3.4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深受推崇的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策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教师应精心设计探究性的数学任务,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启发性。这些问题应该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数列规律的探究性任务:找出一个数列,使得第n项的值为n^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数列中的规律。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引导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探究。例如,可以向学生提供数学概念和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鼓励他们发现规律和总结经验。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能够促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从而丰富彼此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让他们分享探究的成果,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

4

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已经显露出来。通过本文提出的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期望这些教学策略能够为初中数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使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秀洪.基于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J].亚太教育,2024,(03):147-149.

[2]胡连成.初中数学“情境—问题—思维”教学模式建构[J].教学与管理,2024,(01):41-45.

[3]陈开元.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J].亚太教育,2023,(24):62-65.